在洞口旁边堆放着被挖出来的新泥土。
石阶下面的洞口。
原标题:阳江南宋兵部尚书墓被盗
古墓被挖了两个洞穴目前有塌方危险 此次已是第二次被盗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黄文生
距今近千年的宋代兵部尚书李乔木墓被盗!清明前夕,当来自珠三角各地的李氏宗亲来到阳江市阳东大令官山拜祭李氏祖先时,发现至今900年历史的李乔木墓被盗。
据了解,该墓在上世纪70年代末首次被盗,这次是第二次被盗,目前李氏后人已经报案,当地文化、公安等有关部门派员进行调查,并开展侦破工作。
事发:清明前夕拜山发现古墓被盗
李文迁是李乔木的第28代孙子。昨天他向记者报料称,昨日他和李乔木位于台山的后人,来到阳江祭祖,当他们翻山越岭,来到大令官山祖墓时,眼前的一幕令他们十分震惊:李乔木古墓被盗了。
这是一座有900年历史的古墓,墓主李乔木为南宋时期的兵部尚书。李乔木后人遍布珠三角的广州、佛山、中山、东莞、江门等地,每年清明节及重阳节,均有大批后人到大令山拜祭。
李乔木后人告诉记者,李乔木墓以前一直由后人看管,这几年虽然无人看管,但是每年均有来自珠三角各地的后人前往拜祭,因此古墓保护还比较完好,但是昨天他们来拜祭的时候竟发现古墓被盗。
李文迁赶快把消息告诉了宗亲,居住在阳江的李氏宗亲李康立即向当地派出所及文化管理部门报案。
据阳江市阳东区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李乔木墓在2007年被发现,在2013年被阳江市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石阶下和古墓挡土墙底下各有一个洞
昨天,记者赶往现场,在800米高的大令官山山顶一片广宽的地面上,坐落着一个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的古墓,这就是宋代李乔木墓。
李乔木的墓地有三级拜祭台,后方顶上雕有皇家官帽一顶,左右两边供奉当时皇帝御赐的“圣旨”石碑,其中一个石碑记录了皇帝钦定李乔木带兵平定动乱;另一个记录了他去世后,皇帝下令给他御葬奖赏。
记者发现,在距古墓中心位置约5米处的一个石阶下面,有一个近一米长、60公分宽的洞口,从洞口穿入墓地,在洞口旁边堆放着两堆大约两斗车有3个立方米的泥土,李文迁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不断有后人前来拜祭,但昨天古墓才发现被盗,因此,估计古墓是在最近几天被盗的。
值得庆幸的是,两块圣旨碑保存完好,没有被盗,记者发现,从墓碑表面上看,墓地四周完好,没有任何被破坏的痕迹。盗贼是在石阶下打一条通道进入古墓,而外面没有被破坏的痕迹,为此,李氏宗亲后人估计是专业的盗墓团队所为。
阳东公安分局东城派出所民警介绍称,他们在对古墓进行调查时,发现在古墓挡土墙底下还有一个洞。这个洞和石阶下面的洞是从墓穴前方和后方,两个不同位置连进墓穴,盗贼可以直接通过这两个洞进入墓地内。因为里面被挖的空间较大,墓地有塌方的危险。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案件进行调查。据了解,该墓共被盗两次,上世纪70年代末曾被盗,在80年代重修,这次是第二次被盗。
延伸:
古墓多由后人维护
缺专人监管成问题
恩平市旅居加拿大华侨冯志亮每年都会回到家乡,他一年有3个多月时间在珠三角各地调查考证各地古墓。
他介绍,珠三角许多古墓地处偏远山区,这些古墓普遍被定为县或市级保护单位,但因地处偏远,监管困难,不可能派专人监管,一般由后人进行维护,因此,这给不法之徒留下可乘之机。
冯志亮呼吁相关部门特别是文物部门应该对这些古墓进行调查考证,并制定措施加以保护。
阳江阳东区文化局及恩平市博物馆有关人员介绍,应由文物管理部门与警方双管齐下保护古墓。文物管理部门对古墓进行普查,警方应从源头上打击偷盗古墓的不法行为,把不法之徒绳之于法,杜绝偷盗古墓行为。
珠三角那些被盗的古墓
据了解,除了阳江宋代兵部尚书墓被盗以外,近年来珠三角也有一些古墓被盗,江门恩平、开平、佛山三水等地近年发现一些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墓被毁、被盗。
去年区氏宗亲到恩平大田镇石龙坑祭祖时,发现建于明代的区氏古墓被盗,这个古墓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墓主区石泉为区氏六世祖,生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带兵打仗不幸阵亡,时年36岁,后葬于此,至今600多年。
此外,前年10月19日,郑绍忠古墓被发现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郑绍忠古墓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墓宽5米,长4米,占地面积约263平方米,墓前保留有石狮石鼓各一对,墓地两侧则有五通圣旨碑,该古墓是记载三水历史名人郑绍忠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在2006年被佛山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假招聘“扛尸员”
日薪一千二?
文/广州日报记者吴城华
近日,微信朋友圈一条关于招聘“火葬场扛尸员”的信息热传,引发网友关注。记者看到,该招聘信息显示,“火葬场扛尸员”工作1200元一天,每天工作6小时,包餐包水,只需要胆大能吃苦。
对此,东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市殡仪馆近期并无相关招聘,日薪1200元也很离谱。东莞市殡仪馆负责人也表示,殡仪馆并没有“火葬场扛尸员”这个岗位,只有“遗体接运工”,而且工资与馆内其他类似工种都差不多,没有特殊性。
招聘广告:“胆肥”能吃苦日薪能拿1200
近日,一条关于东莞殡仪馆扛尸员日薪1200元的招聘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从转发的截图中可以看到,该招聘广告提供的岗位名称为“火葬场扛尸员”,招聘单位为“东莞殡仪馆东莞火葬场”,工作地点位于东莞市南城区周溪下围村。
该招聘广告的职位描述显示:要求年龄在20岁到25岁之间,需胆大,能吃苦耐劳。而最具诱惑力的是招聘广告给出的薪资:1200元一日,每天工作6小时,包餐包水,工资日结。
面对这则日薪不菲的招聘广告,网友们直呼招聘单位太任性。然而,也有网友提出质疑,东莞市殡仪馆并不在南城周溪下围村,可能是有人在恶搞。
调查:工作地址摆乌龙
到底这则招聘广告是真是假呢?昨日,根据网上提供的信息在相关的招聘网站上搜索,但并没有相关的内容。随后,记者又根据招聘信息提供的电话号码拨打过去,对方表示并非东莞殡仪馆东莞火葬场,而是一家殡葬服务公司。
“这里不招扛尸员,你找错地方了。”面对记者的询问,该殡葬服务公司的负责人王先生表示,最近不少人打电话咨询来应聘“扛尸员”工作,但他们并没有“扛尸体”的项目。王先生说,招聘信息不是他发的,他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搞恶作剧。
殡仪馆:最近没有相关招聘肯定是假的
东莞市殡仪馆是否真的有“扛尸员”这个岗位?工资真的有那么高吗?
对此,东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招聘信息,一般情况下,市殡仪馆的招聘都是由负责人力资源的相关部门统一招聘,不会在商业网站上单独招一个岗位。“而且我们最近也没有新的招聘,肯定是假的。”该负责人称。
东莞市殡仪馆叶馆长也表示,殡仪馆虽然有相关的岗位,但是并不叫“扛尸员”,而是称为“遗体接送工”。“网上那个1200元一天太离谱了,我们的遗体接送工与殡仪馆其他岗位的工资都是一样的,并没有那么高。”叶馆长说。
李氏后人讲述李乔木
据李氏后人介绍,经考证,李乔木为河南开封人。生于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28岁登科。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中庚戌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宋朝时,他率兵南下海南。在班师回朝时,李乔木在阳江去世。作为功臣,皇帝将其御葬于阳江。
李乔木在阳江去世后,他的后人迁徙到新会、中山、广州及台山市大江公益等地开族。每年重阳,各地李氏族人都会到阳江拜祭先祖。
(来源:广州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