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 刘旭 蒋涛)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5日在北京说,中国党和政府一贯坚持反腐倡廉的方针,十八大以来,中共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惩,一些所谓位高权重者被依法调查和处理,成效明显,也受到民众拥护。
当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
李克强强调,推进制度反腐和标本兼治是一致的。
首先,要坚持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谁都不能在法外用权。”
第二,要推进体制改革。李克强说,简政放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坚决消除寻租空间,铲除腐败土壤,“因为很多腐败分子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寻租”。
第三,要加强监督和教育。李克强指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受到社会的监督,公职人员要提高自律意识,以权“谋公”而不能“谋私”。
李克强强调,在这个过程当中,既要惩治“乱作为”,也反对“不作为”,决不允许庸政懒政。“门好进了、脸好看了,就是不办事,这是为官不为,必须严肃问责。”(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