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各地消费维权工作亮点多

秦  萱
2015年03月15日04:2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抓住新《消法》实施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工作,消费维权工作取得新成果。

  江苏全力推进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江苏省工商局积极参与省政府牵头的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列入政府考核项目,构建测评标准体系,以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消费者满意度和创建工作认同度为主要指标,严抓测评督查,推动工作落实。省民调中心调查显示,群众对创建活动的满意度和认同度分别为82.1%和98.8%。

  湖北积极构建区域消费维权机制。顺应国家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战略部署,湖北省工商局先后搭建湘鄂赣皖消费维权协作平台、探索相邻省份7市(区)消费维权协作模式、推动相邻省份12县市消费维权协同体系建设,区域消费维权工作有了新进展。

  吉林集中开展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吉林省工商局利用4个月时间,在全省重点整治消费者投诉比较集中的服务领域侵权行为,共规范不公平格式条款277条,指导经营者建立自律制度372条,发布消费警示、提示500余条,调处消费者投诉举报677件,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涉及预付式消费行业的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新疆构建大维权社会共治工作机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成立了自治区消费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消协,32个成员包括党委宣传、法院、相关行政职能厅局等单位,将大维权工作列入自治区机关绩效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在高校组织业务培训,标志着由“政府领导、消协牵头、工商推动、部门配合、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消费大维权工作机制的形成。

  陕西建成“12315陕西工商百事通”。陕西省工商局将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拓展为集“受理工商业务咨询、消费者投诉、经济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和工商执法人员违法违纪举报”的“四位一体”网络平台。“12315陕西工商百事通”开通以来,共受理消费者诉求17.92万件,话务(业务)量较往年增加30.5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00.93万元。

  北京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市场消费环境的意见》,将工商部门主导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上升为全市的市场消费环境发展战略,筹备成立北京市市场消费环境建设联席会,制定《北京市市场消费环境建设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北京市消费教育行动方案》,为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供了重要机遇。

  上海推动地方条例出台。积极参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改工作。新修改的《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强化了个人信息保护、场地出租方、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责任以及加强消协组织职责等系列规定,条例2014年11月发布,将于2015年3月15日实施。

  重庆举办“3·15”网络晚会。会同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华龙网连续两年举办“3·15”网络晚会。2014年网络晚会的主题是“点击‘3·15’,迎接新消法”,重庆主要媒体和区县网站、电视台以及73块广场LED屏参与同步播出。

  天津推动经营者诚信自律。推动296家企业建立小额消费纠纷快速解决暨无障碍退换货机制,快速解决500元以下小额纠纷2.17万件,7日内无障碍退换无质量问题商品3.1万件,推动了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了消费纠纷的和解。

  浙江打造12315综合平台。实现全省12315系统应急指挥、远程视频、数据分析、新闻发布等功能一体化。根据省政府部署,由省工商局牵头调研,立足基层,理清关系,打造机构改革后高效便民的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综合平台。

  内蒙古消费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深入。积极构建中蒙国际维权机制,发布中、蒙、斯拉夫三种文字的消费警示等信息,便利了涉外维权工作。开通绿色维权通道,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加大维权力度,建立跨境消费纠纷调处机制。

  广东加大商品质量监管工作力度。广东省工商局率先组织依法认定了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缺陷商品546款,并依法面向社会发布了相关公告。组织开展“商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课题研究,起草了《商品质量评价及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规范》,试点开展质量评价及安全评估工作。

  河南推动质量监管信息共享。以建立工作规范为先导,制定《河南省工商系统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工作指导意见》,建立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省、市、县级工商机关统一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做到“一地上网、全省共享”。

  福建优化12315受理途径。福建省工商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处理消费者投诉工作意见》,在全省组织开展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建设运行新的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系统,优化互联网和短信受理平台,完善12315平台互动性开放性功能。

  四川科学开展商品质量抽检。制定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和信息管理办法,制定承检机构竞争和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确定抽检商品种类、跟踪抽检不合格商品、拓展抽检商品领域等方式,强化抽检效能。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15日 11 版)
(责编:白宇、刘军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