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之国代表:区域立法保护渤海生态环境

2015年03月13日15:3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高之国代表:区域立法保护渤海生态环境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赵叶苹)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建议,针对渤海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特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借鉴国际上海洋区域环境保护立法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渤海环境区域立法进程,制定渤海区域性环境保护和管理法。

  高之国代表说,渤海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热点区域之一,近海海域局部环境污染严重、范围持续扩大;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海洋渔业资源衰退,赤潮、溢油等海洋灾害频繁发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渤海成为“死海”不再是危言耸听。

  他说,陆源污染是渤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渤海沿岸有黄河、海河、辽河、辽东半岛诸河和山东半岛诸河等水系,入海流域面积达140多平方千米。陆表径流带来的陆源污染物导致渤海海水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海洋石油开采以及繁忙的海上交通运输,使渤海溢油潜在风险增加,是渤海环境保护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由于围海造地项目、环海公路工程及盐田和养殖池塘修建等开发利用活动,侵占了大量滨海湿地,导致湿地生态功能、经济和社会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渤海生态监控区的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而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都是一般立法,在内容结构上均注重普遍的、共性的和一般的环境保护问题,对渤海这个特殊性的环境保护问题缺乏针对性。

  “渤海面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必须通过区域立法的途径从根本上解决。”高之国建议,我国应借鉴国际上海洋区域环境保护立法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渤海环境区域立法进程。在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等基础上,针对渤海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特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制定渤海区域性环境保护和管理法。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