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齐雷杰、巩志宏)“国人关注、喜爱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件好事,但也由此催生出了不少没有任何资质的国学堂、国学幼儿园等,成为缺乏监管的盲点。其中不乏打着孔孟之道幌子灌输迷信思想、敛财骗钱、暴力残害儿童等恶劣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河北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郭淑芹呼吁,应加强对民间打着“国学”旗号办班行为的监管,严惩借“国学”之名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
郭淑芹表示,近年来,“国学热”在全国各地快速兴起,越来越的中国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涌现出许多没有任何资质、办学条件简陋的“国学班”、“素质班”。红火景象背后,监管缺失、管理混乱、问题多发等现象也不容忽视。
“在一些地方的部分农村,甚至出现了成片的国学培训机构,如国学堂、国学幼儿园、国学研习班等。打着国学的旗号,隐藏在偏僻角落,没有任何资质,形成了无人监管的私塾村、国学村。”郭淑芹说。这些“国学班”有的打着国学旗号曲解孔孟之道,推崇来世转生,灌输迷信和封建思想;有的以“国学班”之名敛财骗钱;有的家长剥夺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送孩子到“国学班”上学,学习内容只有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孩子将来难以适应社会;甚至,有的国学班“老师”暴力残害儿童。
郭淑芹说,2014年,保定9岁女孩在北京遭遇“国学班”老师虐打,全身骨折和皮肤创伤多达26处,颅内血肿,其暴行令人发指。女童的心理创伤严重,可能伴她一生。这一极端事件凸显了“国学班”监管严重缺失等问题。
郭淑芹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打击和取缔民间打着“国学”旗号无任何资质的各类“国学班”,严格监管,违法者严惩;严惩残害青少年及幼儿的行为;对打着各种“国学”旗号传播迷信和封建思想、邪教、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班”坚决取缔,严厉法办。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