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立群。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3日讯(记者 武晓娟 专栏)“现在,后人对‘156项工程’了解甚少,我在莫斯科待了20多年,提出保护这项工程,不仅是为了促进中俄企业合作,更重要的是为了铭记中俄友谊。”12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立群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156项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助建设的重点项目,分布在17个省、市、自治区和诸多行业。由于历史原因,“156项工程”实际完成150项。今天,部分“156项工程”旧貌难觅,不少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被拆除改建,许多极富苏维埃文化特征的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已经消失。
周立群委员表示,“156项工程为共和国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天,希望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他特意向中国经济网记者展示,在他的《关于对“156项工程”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的提案》上已经有32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包括一些驻外大使、国内政府官员,如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吕新华等。
如何保护“156项工程”工业遗产?周立群委员也给出了建议,一是要普查评估,科学确定其历史意义和价值;二是采取保护措施;三是宣传其历史意义和价值,让后人永远铭记中俄友好。
代表委员小资料:
周立群,男,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82年考入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专业本科学习;1986年考取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留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国家外经贸部所属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工作,曾任中化总公司驻莫斯科代表、埃佩克集团公司总经理等职。多年来,一直从事中俄经贸合作,为我国对俄罗斯经贸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做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被选聘到国资委所属的中国诚通集团工作。
更多报道请见“四个全面”进行时——201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