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支援力保西藏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2015年03月12日17:52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全国支援力保西藏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新华网拉萨3月12日电(记者王军、魏圣曜)从拉萨市区沿着拉萨河一路向上,行驶几十公里,就能看见有着“西藏三峡”之称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这座投资45.69亿元、在拉萨河上游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有效缓解了这片雪域高原的缺电之苦。

  旁多水利枢纽只是国家重点扶持西藏发展、对口援助西藏建设政策的“缩影”之一。除了大型基础设施,一系列经济、文化、社会、医疗卫生等扶持政策,在促进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有力保障西藏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对口援藏”重大战略决策。20余年来,先后有近6000名援藏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藏工作,累计投入援藏资金约260亿元,推动西藏经济实现连续6年百亿级增长。

  各省市的有力支援不仅解决了限制西藏经济发展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瓶颈,还带动了一批批民生致富项目实施。各援藏省市积极为当地发展想办法、谋出路,变“输血”为“造血”,打造出白朗蔬菜、林芝家庭旅馆、阿里星空旅游、拉萨净土健康产业等扶贫名片,有效提升了西藏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本领。

  此外,不少援藏干部慷慨解囊,结对认亲,帮助藏族学童治病、资助贫困学生,点对点、一对一地解决了不少当地百姓的生活困难和经济压力。

  在中央关心、全国支援下,依托各项优惠政策,西藏农牧民的“家底”越来越厚实。据统计,2014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7471元,同比增长14%,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而这一数字在2009年仅为3532元。

  西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胡新生认为,西藏扶贫长期面临产业支撑不足、农牧民商品意识不强等难题,因此对口援藏更加可贵。“这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项目,更重要的是群众思想的解放。全国各地的‘援藏扶贫’是西藏大扶贫格局的重要部分、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力量。”

  虽然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自然条件差、发展起步晚等因素造成西藏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14年底,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仅为65%,39项指标中综合实现程度低于60%的有18项。

  眼下,距离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小康只有5年多时间。西藏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其中经济更是关键。

  2015年西藏经济增速目标继续维持12%的高位,成为中国唯一未下调经济增速目标的地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廉湘民、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何刚等专家认为,有中央的投资和全国的支援,再加上西藏自我发展能力的不断加强,完成12%的高增速基本不成问题。这样一来也将加速西藏小康社会的进程。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