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驳斥“民族同化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2015年03月11日11:31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人大代表驳斥“民族同化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人大代表驳斥“民族同化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中新社记者 刘旭 董冠洋

  “中华民族本就是一个融合的概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何必要强调谁融合了谁呢?”听闻有人把民族交融解读为“民族同化”,鄂温克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副所长朝克回应说,汉族是经历世代民族融合后形成的民族,有着极强的包容性,所谓“民族同化论”根本站不住脚。

  “就看我们两会期间,那么多少数民族的代表们,把自己最靓丽的服装穿出来,那不是张扬,是为我们民主平等的生活环境感到骄傲。”朝克说,这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局面得益于中国优秀的民族政策和先进的民族理论,“我们命脉相承,共同组成一个包容的社会。”

  “‘民族同化’这个词是有情绪的,我不赞同这一提法。”藏族全国人大代表诺尔德对中新社记者说,“我们藏族也没有什么民族同化的问题,我倒觉得各民族之间多统一一点是好事,多统一一点有助于民族团结,多统一一点有助于民族进步。”

  长期在少数民族教育岗位工作的代表们也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是从事民族教育的,我工作的学校就是回族中学。”西宁市回族中学副校长拜秀花介绍说,在她所任教的中学,有90%的学生都是回族和撒拉族。由于回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学校教学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不过各民族学生的特长爱好,也都在课外活动时间做以安排。“民族同化的问题不存在,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不是能够强制改变的。”

  一旁的土族代表、青海民族大学何峰闻言插话道,“都是自然融合,在我们学校也一样,各民族的学生共同生活,互相学习。”拜秀花也举例说,青海有接近90万的回民,他们和汉族等其他民族和睦共处,互相促进。“很多回民也会说藏语,这是个非常和谐的融合过程。”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白族代表、云南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赵立雄这样评价云南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就有25种。“现在我们云南各民族一起工作、生活、通婚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赵立雄说。

  “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其他民族的帮助和文化给养”,藏族代表、西藏拉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洛桑旦巴对记者强调,“狭隘的民族观是有害的”。

  事实上,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融合生活,本民族的语言和风俗也在“双语教学”中全力保护。“我们那里各民族小孩相处得都好和谐,娃娃都是一口佤语,大家都说快被‘佤族化’了!”佤族人大代表、云南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国门小学教师鲍红艺跟中新社记者爽朗地笑称。

  “在青海民大,凡是有自己语言和文字的少数民族学生都接受双语教学”,何峰指出,这也是一个自愿学习和融合的过程,“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非常高。”

  拜秀花则从另外一个角度点出双语教学的意义:让学生成为家长的老师。“比如在玉树藏区,如果学生接受了汉语言训练,那么他就可以为家长讲解汉语媒体上的信息,成为他们的老师。”(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