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万众创新应该从小学开始就改革教育特质

2015年03月11日10:16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俞敏洪:万众创新应该从小学开始就改革教育特质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新闻中心11日上午9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政协委员朱维群、黄洁夫、胡晓义、李彦宏、俞敏洪谈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稳定。

  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紫光阁杂志社、紫光阁网记者]:我的问题给俞敏洪委员。本届政府通过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您觉得这些措施对我国创业创新环境有哪些改变?您对政府下一步推进创业创新有哪些建议?谢谢。

  俞敏洪:总理的报告中连续两次反复强调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就“创业”“创新”这些词大概提到了二三十次。毫无疑问,在中国的整个大环境中,创业这件事情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推动力。我们可以从个体户时代算起,在80年代初的时候,我自己的家乡,我母亲是第一个万元户。老太太没有文化没有把工厂做大,后来我继承了她的创业传统,把新东方做起来了。现在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实际是由创业引起的,只不过过去创业和现代创业的定义有点不一样,现代的创业一想起来就是要和高科技联系起来,要和创新联系起来,而这也确实是中国的一个重大的转型。为什么?因为原来的创业都是为了就业、为了生存,中国现代的状态是,如果我们不再从低档的制造业转向真正有创新意义的高品质的产业的话,中国未来的竞争力在国际上就会越来越差。所以,把创新这个词和创业联系起来,我觉得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俞敏洪: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觉得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比如现在国家允许大学生休学进行创业这件事情,我觉得是中国的一个进步。因为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是允许学生在大学期间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就可以休学的,甚至可以没有理由的休学,出去旅行、修炼,比如乔布斯就是休学了出去修炼的,跑到印度修炼,结果把事情想通了回来创造了苹果。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但是这件事情本身我一直认为我们不宜拼命鼓励学生就应该休学去创业,因为创业是一个有了想法确实要去做、不去做的话就会错过时机的一件事情,并不是一个大学生没有想法就去创业。

  俞敏洪:万众创新这件事情,我觉得应该从教育上做,因为创新的前提是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人的想象力的发展、一个人的创造力的提升。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万众创新这件事情应该是从小学教育到中学教育就应该对教育中的某些特质进行改变和改革。比如中小学教育课程中应该多加入一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同时我觉得应该非常深刻地改变中国的老师要求学生每一道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逻辑,因为所谓的创新是为同样的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答案的能力,并且通过不同的途径走向同样正确的地点的能力。所以我觉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向是对的,但应该从教育上来解决中国未来10年、20年、30年以后中国在创业和创新方面如何走到世界前列的问题。一是要鼓励民间力量尽可能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来,二是在教育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创业创新的课程体系以及思想体系的植入力度。谢谢。

  (根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