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题:贵州精准扶贫“拔穷根”
作者 张一凡 周娴
“贵州今年将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建成扶贫生态移民房3.5万套、搬迁15万人。”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15年要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扶贫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贵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局。”刘远坤告诉记者。
作为中国扶贫攻坚主战场,贵州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心,聚焦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加快扶贫开发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转变。
2014年,围绕扶贫开发这一重要任务,贵州强力攻坚,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顺利完成减贫122万人和11个贫困县159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目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同时,取消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GDP考核。
“贵州在扶贫工作中总结经验,转变扶贫方式,变‘输血’为‘造血’,实施精准扶贫,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刘远坤说。
“拔穷根”到了关键时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居住的贫困地区。扶真贫、真扶贫,贵州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滴灌”,切实加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拔穷根”有了具体办法。
2014年,贵州完成了9000个贫困村、278万户、745万人的信息录入工作,为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
刘远坤介绍,贵州通过建立贫困县约束退出机制,开展贫困县“减贫包干”试点等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整体扶贫、党建扶贫、社会扶贫、对口扶贫等扶贫方式,加快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步伐。
从输血到造血、从大水漫灌到精确滴灌,贵州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走得愈加笃定。(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