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每年两会,一位身着袈裟的代表只要一出现,就一定成为众记者的追逐对象——他就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而释永信对于记者的围堵提问,经常采取“保持缄默”,或者“呵呵”一笑的应对策略。
有一个在媒体圈流传已久的段子。也是有一年两会期间,一位记者堵在释永信房门口,憋到最后说出一句“我佛慈悲,希望大师能帮忙完成任务”,大师这才接受了一次短暂的采访。今天的《和代表委员聊一聊》,我们记者将试着和释永信大师聊一聊。
其实,有两个问题一直在困扰记者。第一,就是究竟该如何称呼释永信。大师?方丈?还是住持?记者只好先翻翻字典——原来,我们常用的“方丈”二字,原意是指“一丈四方之室”,也就是佛寺住持的住所。后来大家叫习惯了,也就引申出了“住持”的意思。
第二个问题。提到“少林寺”三个字,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少林拳”、“功夫片”、还有“少林寺十八铜人”……那么,大师,您会武功吗?
释永信:那是我们少林寺的基本传统,少林寺几乎都练武,根据年龄,根据个人的身体,兴趣了,工作的情况了,他着重点不一样,花费的时间不一样,我也是一样。
两会之前,关于“少林寺澳洲购买别墅、建四星酒店”、“少林寺斥巨资在澳大利亚建分寺”等等消息传的沸沸扬扬。请教大师,关于少林寺海外分寺,究竟是怎么回事儿?释永信解释说,确实他们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少林文化中心的建设已经启动,但少林寺修建的只是禅院。他的美好愿景,是让禅宗文化的种子“花开世界”:
释永信:应该说,这是一个文化传承与发展,跟你们所谓的商业开发,完全是两回事。少林文化是人类优秀的遗产。西方现在都在提倡多元文化,中国历史上也是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共存的这么一个国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优秀的文化、人类好的遗产,大家共同分享,这是必然的。
大师说这话的间隙,记者想起他之前对媒体说过一句著名的言论:“中国人可以引进迪士尼,外国为什么就不能引进少林寺?文化走出去,是一件很体面的事儿”……等等,大师,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这时,释永信掏出一只银色的iPhone 6 Plus,看了一眼。早就听说释永信很“潮”,还开通了个人微信。而少林寺,也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中国首家寺院官网“少林寺官网”,网站管理人是寺里的武僧。释永信的少林寺发展理念,就是“和现代社会保持亲近”,对于年轻的僧侣而言,少林寺更像一所学校,他们也早已掌握了现代通讯方式。不过大师,对于眼下有的僧人开通个人微博、微信账号,向众生弘法的方式,您赞同吗?
释永信:僧人是因为信仰才出家,因为超越才出家。有了信仰、有了修行、得到超越,跟大家分享、净化人心,应该是一个有功德的事情。好比过去僧人讲经说法、藏印经书、做些慈善公益,这是佛教的一个优良传统。现在通过网络,通过新媒体,把自己的心得,把自己的所感所悟,跟大家、跟有缘人分享,这事我们也不反对。
听说释永信的个人爱好是“打坐”,又联想到他主编的、指引人们寻找幸福的《幸福禅》。记者忍不住请教大师:您幸福吗?
释永信说,生活在山里面,心里有烦恼,一样逃不掉;生活在人群中,心境平静,心生欢喜,一样很幸福。一个人幸不幸福,不看富贵贫贱,不看忙碌清闲。一个人爱工作,那工作就是他的幸福:
释永信:少林文化它是一个以佛教为背景的,一种简单方便的,追求幸福,自在圆满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心境。幸福与富贵贫贱没关系,要有一个好的生活方式,每天去多读点书,多抽出时间来工作,多思考一些问题,多增加一点智慧和力量。(记者 何源 姚轶滨)
(来源:中国广播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