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沿海滩涂的保护与开发

2015年03月10日04:3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推进沿海滩涂的保护与开发

  去年,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就我国沿海滩涂的保护与开发进行了调研,了解到一些突出问题:

  围填海规模增长过快。以环渤海地区为例,2000年至2010年,围填海面积共约1573平方公里,渤海自然岸线减少了239公里,占渤海自然岸线的26%。

  沿海滩涂污染严重。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部分近岸海域,均为劣于四类海水标准的区域。

  沿海滩涂湿地大量减少。目前我国沿海湿地面积约为5.8万平方公里,比10年前减少了约1.36万平方公里。

  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湿地的破坏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明显减退。

  分析原因:地方经济发展的冲动与土地资源短缺的制约,成为围填海的根本推手。海洋功能区划地方色彩太重,地方政府偏重考虑经济发展的短期效益。管理体制陆海分割,多头共管,缺乏协同配合。

  为此建议:

  实施陆海统筹,加强法规建设。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临海产业布局,严格执行围填海规划管理。从严控制围填海用海项目,合理确定用途和布局。

  切实理顺管理体制,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政府行为,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调机制和配套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

  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将沿海重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列为重点,将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政府考核体系,严控自然岸线保有率,加大生态修复工作力度,实施湿地恢复工程。

  加强海域滩涂污染综合防治力度。防止重化工过度向沿海聚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强化陆海污染源头防治,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重点海域污染治理等综合措施。加大渔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调整养殖布局。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区域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国家尽快制定沿海地区整体开发与保护规划。要立足长远发展战略,科学调整产业布局,使沿海地区在全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起到引领作用,真正成为基础雄厚的经济带。

(来源:人民政协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