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论·“古诗词风光”之三)让诗词风光像诗词一样流传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张京品 李惊亚)大多数中国人都能随口秀出几句古诗词。吟诵着诗中如山水画一般的风光,心中颇有一种豪迈。如今,人们吟诵完毕,却又只能望洋兴叹:诗歌里的风光今安在?
现状显然不容乐观。要问为什么,答案“你懂的”!环保部长陈吉宁说,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是看天。环保部调查显示,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诗画风光不再,闹心事儿也来了:戴着口罩防雾霾,不喝河水喝纯净水,看着垃圾堆成山,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再读秀美的古诗词,不禁感慨万千!
令人可喜的是,环保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保护环境也成为人们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实施以来,加入环保队伍的普通人也越来越给力。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在三月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期待诗词风光的回归,文化的传承,像唐诗宋词一样经久不衰。为今人谋蓝天幸福,就是为后人留美丽遗产。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