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现佛教沩仰宗祖庭正觉寺遗址 发掘出大量文物古迹

2015年03月09日20:4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广东发现佛教沩仰宗祖庭正觉寺遗址 发掘出大量文物古迹

  新华网广州3月9日电(记者杨春南 欧甸丘)记者近日在粤北山区调研时获悉,文史专家新近在广东韶关市乳源县发现佛教沩仰宗祖庭正觉寺遗址,并发掘出大量石碑、石柱等文物古迹。

  佛教禅宗由达摩祖师传入中国,传至六祖慧能光大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宗教。六祖慧能之后分化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素称“一花开五叶”。沩仰宗为五宗中最早形成的宗派,由唐代禅师灵祐、慧寂师徒创办,因其先后在潭州沩山(今湖南宁乡)、袁州仰山(今江西宜春)和韶州东平山(今广东乳源)弘扬禅宗而得名。上世纪初,正觉寺湮灭于世,长期以来,宗教界、史学界对沩仰宗祖庭正觉寺确切位置一直扑朔迷离。

  乳源县文史专家、长期研究沩仰宗的学者许化鹏说,直到最近,对沩仰宗及祖庭的考据才取得突破性成果——在粤北韶关市乳源县洛阳镇白竹东坪一片靠山面湖的平地上,发现了一处有20余块明清石刻及墓葬群的遗址,基本可以确定为沩仰宗祖庭正觉寺所在地。

  记者在遗址现场看到,当年修建的庙宇已不复存在,只余残砖烂瓦被野草杂树遮蔽,隐藏在叠翠的山峦之中。从遗址中抢救出来的21块石碑和8块房屋石柱等遗物,被放置于乳源县云门宗祖庭云门寺中。

  云门寺方丈明向法师告诉记者,在文史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石碑上早已风化的文字已大部分被转录出来,专家确证这批石碑多出自明崇祯、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内容多为重修寺庙纪事以及善信捐赠名单,最早的一块出自唐朝,很可能是慧寂禅师的墓碑。这批石碑上“慧寂禅师”、“东华山镇(正)觉古寺”(注:为避“雍正”讳而作“镇”)等字样都是推断古庙遗址的有力证据。

  目前,乳源县已经正式启动对正觉寺遗址的全面复建工作。广东省部分文史专家认为,沩仰宗远播美国、韩国、日本及港台地区,国际影响深广。加强对沩仰宗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对推动粤北经济和旅游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