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李小超:艺术就是要回归乡土

2015年03月09日19:4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雕塑家李小超:艺术就是要回归乡土

  新华网西安3月9日电(记者梁爱平、李华)“我们搞艺术的人最怕哪一天创作不出来。但我个人倒还放松,想做一个什么东西,很快就能把草图勾出来,这点我比较欣慰。”李小超,当代著名雕塑艺术家之一,在“黄土里滚大”。他的作品从未离开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农村杀猪、送粪、遛鸟、吼秦腔、婚丧嫁娶等这些日常生活百态,都在他的创作之列。这几年,他还把这些“人”带到了世界各地。

   与自己对话

  1968年,李小超出生于陕西礼泉县烟霞镇西一村,在这个距离唐昭陵不远的村子里,李小超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那时候,他不喜欢热闹,总是一个人割草,一个人玩尿泥,一个人拿着小刀,在家门口的树上刻各种小图案。“我觉得自我记事,就一直在画画,做泥塑,有那个积极性。”

  1989年,李小超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当时,他在大学里最早学习俄罗斯美术,后来又学习了欧美美术,都是用国外的审美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当时对这些理念,还没想清楚,总觉得哪里不对,很苦恼。最后觉得还是得回家,可能‘美’在民间。”

  在迷茫中回到家乡,他找到了答案。家乡的一块青砖、一个瓦片、老房子、古村落,甚至老农咧开嘴笑,都让他着魔。他把这些都画了出来,他的画很有特色,人物都没五官,黑白色勾出一个情态。

  渐渐地,他觉得画画不过瘾,就尝试去做泥塑。他喜欢拎着一筐黄泥赶集,坐在集市街口,看见买东西的老人,他捏个老人;看见手拉手逛街的两个小学生,他捏两个小学生;看见来理发的,他便捏出个理发的场景,一坐便是一天。“我觉得人只要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最幸福的。”

  虽然当时刚上班,他没多少钱,再加上刚有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是他常常安慰自己,搞艺术就像农民种庄稼,只要精心耕作,土地终归会好好回报你,所以他什么都不说,一直坚持捏泥人。

  与乡土对话

  1993年,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出版,李小超看到小说后欣喜若狂,《白鹿原》里的场景和他想做的“八百里秦川风情卷”陶塑不谋而合。如果能把《白鹿原》做成陶塑,对他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和突破。

  1996年开始,李小超开始创作陶塑版《白鹿原》。创作孤独时,他就去乡间集镇给自己“放风”,看看集市里的喧闹和村民淳朴的表情,以平衡自己的内心。“我有时候就傻待那个地方,待好长时间,就看着人来人往走过去,我就觉得他们的表情特别有意思。看完了回家继续捏泥人。”

  经过数不清的失败,用了4年时间,陶塑版《白鹿原》创作完成,一尺到一米高低不等的2千余件陶塑,全景再现了小说《白鹿原》中所描写的场景和人物情感的发展,这件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并从国内展览到国外,李小超的名字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随后,他又相继创作了《一个村庄的记忆》《百姓1949-2009》《乡亲父老》等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中有农村孩子过满月,有靠墙晒着太阳的老人,有孩童学步……

  就这样,他把儿时的记忆,把对乡村的美好印象,用泥巴一个个捏出来。他就像导演话剧一样,设置泥塑场景,安排人物角色,聊天的、放牛的、蹲着吃面的……他把农村的日常化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现了出来。

  “搞艺术就是在追寻回家的路。好多人把回家叫归宁,回归到宁静里面,搞艺术也一样,要真诚,不能躁动。”李小超说,“艺术到了一定程度,真情非常重要,真情第一,形式第二。”

  与世界对话

  从2010年开始,李小超的雕塑作品先后在德国、美国、法国等地举办,多数作品已被海内外80多家博物馆收藏。青铜雕塑《风水先生》《教书先生》分别“站”到了法国尼斯市和蒙塔尔纪市政广场,青铜雕塑《茶》被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永久收藏……

  “我的作品是把西方的理念揉碎,把东方的审美融进血液,形成我们东方的理念和审美层次,最后和欧洲国家形成对话。”李小超说,“我们好多艺术家走出国门后就融合了,有时候甚至淹没了自己的理念。我出去的时候想到的就是对话,而不是融合。”

  就这样,李小超用乡土语言讲述着中国黄土地上的故事,他带着自己的作品走出了国门,赢得了赞誉。从2012年6月到2013年3月,他的作品在法国尼斯凤凰公园展出期间,超过38万名游客前去参观。

  “农耕文明基本上都是不谋而合的,用的农具都基本相似,所以法国的乡村和中国有惊人的相似。在法国的一次展览上,两个姐妹摸着一个陶塑说,‘你这个雕塑穿上法国人的服装,那就是我们法国人’,所以淳朴的东西都是来自本真。”李小超说。

  李小超说,他现在虽然在世界各地跑,但永远心存陕西这片热土。“我到处跟人家说,乡村文明是我们文化的、文明的基因库,我们本真文化的基因都在乡村,这个是不能丢的!”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