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35个设区的市有望被赋予地方立法权

2015年03月08日21:13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中国235个设区的市有望被赋予地方立法权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 欧阳开宇 郭金超)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8日举行第二次全体会,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关于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根据草案,中国235个设区的市有望被赋予地方立法权。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目前,全国设区的市有284个,按照立法法规定,享有地方立法权的有49个,尚没有地方立法权的235个。李建国在对草案作说明时表示,既要依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以适应地方的实际需要,又要相应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

  为此,根据各方面的意见,修正案草案在依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同时,明确设区的市可以对“城市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较大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李建国指出,原有49个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同时考虑到设区的市数量较多,地区差异较大,这一工作需要本着积极稳妥的精神予以推进。修正案草案规定,由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报备。

  草案还规定,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相应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李建国说,根据民族自治区法关于“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行使下设区、县的市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的规定,在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基础上,建议相应赋予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