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茸芭莘那。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万武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8日讯(中国经济信息杂志记者 刘伊玲 张万武)“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机构,主导濒危语言文字的保护工作。同时进行立法,制定《濒危语言文字保护条例》,从制度上确保濒危语言文字的地位。”全国政协委员茸芭莘那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语言文字的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许多语言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也面临同样的危机,应立法予以保护。
宝贵的文化遗产
“每一种语言都保存着这种语言使用者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血缘,蕴藏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母语,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将是整个人类的损失。”茸芭莘那对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茸芭莘那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说,目前世界上有大约6000种语言,但其中许多语言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甚至一些有成千上万人口使用的语言,如今不再有传承者,使用者,没有下一代孩童学习。世界上大约97%的人口使用着大约4%的语言,反之,全世界约96%的语言由仅仅3%的人口在使用。至少有半数语言,其使用人口正在减少。
茸芭莘那以云南佤族的语言为例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举例,佤族语言源于印缅语系,但使用这类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上长期被殖民统治,他们祖先使用的语言,实际上已经全部或者大部分被英语所代替,云南佤族保留至今的语言,理应是印缅语系广大国家和地区历史文化的母语之一,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濒危的语言文字
茸芭莘那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我国的少数民族,保留着一些特有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虽然人口较少,但是他们的语言同样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这些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对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有着强烈的认同感,是实现未来的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但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正逐步消失,与之相联系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在逐步淡化甚至消失。
茸芭莘那谈到,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有20%的语言已经濒危,如怒语、仡佬语、普米语、基诺语等;40%的语言已经显露濒危迹象或正在走向濒危。譬如塔塔尔族总人口5000余人,但是塔塔尔语的使用人口不到1000人;在赫哲族聚居区,只有20几人会赫哲语;仙岛语(阿昌族一个支系使用的语言)的使用人数也仅为百人左右。
一些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也同样令人担忧。茸芭莘那说,例如满族虽然约有1000多万的人口,但是目前会说满语、能看懂满文的就只有几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居住在黑龙江的北方村落,一旦这些老人辞世之后,那么满文很可能就成为一种灭绝的文字。彝族在2010的普查人口为860多万人。彝族有着历史悠久的语言文字,但是现在只有40%的人会彝族母语了。
茸芭莘那谈到,根据学术界通常的说法,我国有80种以上语言,30种左右文字。没有文字的语言,使用人数都少于万人,仅仅保留在老人的山歌、传说等口头语言形式中,实际上处在消亡的边缘。
紧迫的保护需求
因此,茸芭莘那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定《濒危语言文字保护条例》,应成立专门的机构保护濒危语言文字。设立专项资金,对濒危语言文字的记录、复兴和促进等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正式把保护濒危语言文字纳入到政府工作中来。
同时,茸芭莘那建议积极推进对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的认定工作,组织民族语言专家,深入调查各地濒危语言,鼓励对濒危语言进行记录立档创造各种条件记录、描写、保存这些语言资料,出版这些语言的研究专著、词典,逐渐建立少数民族语言音库,录制、保存濒危语言的声像资料。
茸芭莘那谈到,目前我国的濒危语言文字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使用人数逐年减少,我们可创造条件继续使用和传播它们。创造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语言艺术作品,比如民歌、戏曲、小说,充分地发挥这些濒危语言文字的艺术性,扩大其传播范围。加大对与这些语言文字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
此外,她还建议改善教育政策,鼓励使用双语教学。加强和改进濒危语言文字的母语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努力贯彻双语教学的政策。为少数民族语言教师提供基本的语言学、语言教学方法和技能、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训练。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研究中心,培训濒危语言使用者去研究、记录和整理自己的母语材料。可在适当的地区建立“濒危语言文字保护示范村”,以激发其自觉维护本民族和地区语言文字的尊严,延续濒危语言文字的寿命。
代表委员小资料:
茸芭莘那,女来自云南深山的普米族,声音华丽,多才多艺,擅长吹奏树叶、弹口弦、弹四弦。2006年星光大道总冠军。国家二级演员。
更多报道请见“四个全面”进行时——201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