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挑战多重角色易失“健康心” 倡加强“自我效能”

2015年03月08日14:58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女性挑战多重角色易失“健康心” 倡加强“自我效能”

  中新网兰州3月8日电 (崔琳)当下,社会地位“节节高升”的女性肩负起越来越多的责任:职员、妻子、母亲、女儿等多重角色,都要求她们时刻准备迎接挑战。面对各种压力及特殊的生理结构,女性心理疾病多发,健康“女人心”频现丢失。

  初为人母,中学教师李婷雯有时候抱着宝宝不肯撒手,总担心孩子会生病;有时候又总觉得烦躁,想发脾气。自2015年初成为“新妈妈”以来,白天总是无精打彩,晚上又睡不着觉,还时常躺在床上以泪洗面。

  而二十多岁的公司文案江琪则因为工作原因被领导批评后,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每次开会或者到其他人多的场合她就莫名紧张,生怕自己再出什么差错。一些荒唐的想法把她纠缠得心烦意乱,可是她又控制不住不去想,为此常常失眠。

  7日,中新网记者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理卫生科获悉,来自家庭、职场等原因,使得不少原本心理上较脆弱的女性产生了心理压力甚至发生心理疾病。该科雷护士告诉记者,自己上班一年多来,明显发现在科里就诊的女患者比男患者多。

  该科主任医师叶兰仙介绍,日前由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到2020年心理疾病将成为继心脏病之后人类面临的第二大常见疾病。而女性则需要经历月经、怀孕生产、更年期等特殊阶段,外部因素及自身内分泌的变化,使得女性更加容易“中招”。

  叶兰仙补充,前往该科就诊的患者中,“抑郁症”较为常见。特别是女性的生理、情感特点使她们更容易多愁善感,一旦调整不好就容易陷入“抑郁症”的困扰。该病轻度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食欲不振、睡眠障碍;重度则表现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轻生念想。

  据另外一项权威调查公布,全球每7名产妇中就有一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症状,包括焦虑、易怒、哭泣、饮食和睡眠失调等。

  对此,叶兰仙提醒,心理疾病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及相关抗抑郁药物治疗,当女性碰见压力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时,应该及时就医,以免病情扩大化。

  此前,中国青年女歌手姚贝娜患乳腺癌去世,一度引发全民对女性健康的关注与思索。每逢“三八”,关爱女性亦会被提上议事日程,对于这种“短期行为”,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常务副会长莫兴邦表示“不可取”,最好建立关爱妇女长效机制。

  而针对打造健康“女人心”,莫兴邦建议,女性应找准自我定位,规律生活。特别是在应对多重角色转换时,需要加强“自我效能”,避免角色混乱。

  莫兴邦解释,社会层面,女性存在攀比心态;家庭层面,女性存在角色困惑,即:如何平衡与公婆、父母、丈夫、孩子之间的关系;个人层面,女性又面临各式压力,可谓“心累”。

  对此,莫兴邦呼吁女性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丰富自身业余生活,保护“显能”,发掘“潜能”,积极乐观地生活。(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