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全要素生产率”

2015年03月07日10:3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政府首次在其工作报告中指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将推动中国经济由投入型增长转向效率型增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他说,要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

  从经济学角度看,全要素生产率是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内的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其来源包括效率改善、技术进步、规模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指全部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等)投入量不变时,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衡量纯技术进步在生产中的作用。

  中国新生经济研究院院长郭夏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要素创新率。要在微观层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贯彻新常态经济发展措施。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近两位数高速增长,中国的劳动力、土地、市场等资源禀赋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2014年末,中国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同比减少371万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已连续多年负增长,人口红利进入收缩期。

  河南省拥有排名中国前三的人口数量,坐落于其省会郑州的富士康仍感受到工资上涨和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压力。这家大型加工代工工厂拥有20多万工人,近年来大量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中国大量企业正致力于改善组织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因之解放出来的人力将通过再培训和教育,从事相对更高级的工作,进入相对更复杂的分工领域。

  制造业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达20%,但大而不强。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深度制约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据悉,正在起草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优先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摆在制造业转型提质“八大行动”之首,以适应全球产业变革。这也是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在“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用多种方式保护创新创造者的积极性和利益,推动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理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分析人士表示,微观层面看,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管理和组织创新改善等,都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从宏观层面看,就是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接续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继续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当前中国正面临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的重要关口,必须从原来粗放型的依赖投资驱动转向今后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若实现这种转换,唯有依靠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并对包括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投融资体制,价格,财税体制,金融,国企国资等在内的多个方面作出了改革工作部署。

  专家认为,体制机制障碍破除、组织管理方式改善等改革成果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隐性手段,其效果不亚于生产技术提高、创造创新研发等显性方式。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从资源配置、技术进步、内外联动及人力资本积累四个方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将使中国经济维持中高速增长,持续提升增长质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和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而国际金融危机后,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在内的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即发展先进制造业。

  人类经济发展已进入多元创新主导的创变时代。郭夏说,如同长身体一样,中国经济不能再单纯追求GDP这个“身高”的发展,而是要更注重创新实力和创收能力这样的“筋骨”的发展。(记者 刘斐 刘金辉 王子辰)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