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华青剑 专栏)针对新常态下中小银行的发展、小微金融的战略、互联网金融浪潮下的创新实践等话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接受了中国经济网的独家专访。
创新是中小银行未来发展的首要引擎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意味着什么?中小银行应该如何适应新常态?闫冰竹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小银行生存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全面、深刻和持续的变化。中国金融业进入了改革创新的新时期,总体而言,市场化是金融业改革的主旋律,互联网是金融业创新的新领域。对于广大中小银行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唯有加快战略转型,才能迸发创新活力,迎来又一次的华丽转身。
关于中小银行的发展,闫冰竹向中国经济网记者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中小银行应在这七大方面下功夫:构建多层次企业服务模式、打造创新的业务增长引擎、建设立体化渠道网络布局、提升专业化资产负债管理、增强前瞻性风险管控能力、推进市场化管理机制变革、实施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
闫冰竹觉得,创新是引领中小银行未来发展的首要引擎和关键阵地。闫冰竹跟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到,比如,积极发展智能银行、社区支行、小微支行,促进线上线下跨界融合,推进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打通表内外、行业内外、境内外资金渠道,构建跨行业、跨市场创新的路径和平台。要更加重视线上渠道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完美融合,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渠道网络布局。
“风险管控方面,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全流程嵌入式管理和全方位网状化覆盖。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把握风险产生的关键点,筑好风险抵御的安全线。特别是要主动经营和管控风险,使风险敞口与战略规划更加匹配、风险成本与业务收益合理平衡。”闫冰竹说。
管理机制方面,闫冰竹认为,应以市场化和集约化思维,推进组织架构变革,建立起适应战略转型的前中后台、总分支行相互协调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跨条线、跨区域、跨领域的联动营销机制。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
“多年来,北京银行与小微企业相伴成长,从战略定位、产品创新和机制优化等方面,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等问题。”闫冰竹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
同时,他给出了一些数据:截至目前,北京银行为首都10万户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北京每4家小微企业就有1家是北京银行的客户,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上万亿元。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方面,闫冰竹介绍了北京银行的一些做法,“在战略、产品、机制上强化创新。”
比如,创新担保方式;推出小微企业“四单管理”,即单设机构、单列计划、单独管理和单独考评,确保小微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探索网络供应链融资模式,推出“科技链”、“制造链”、“京东”等模式。设立专营机构,发挥中小企业事业部制垂直管理职能,推进专营支行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闫冰竹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面向未来,北京银行将进一步提升小微业务专业化水平:首先坚持小微市场定位,确保信贷额度优先支持小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同时,推进事业部制升级,推广“信贷工厂”模式,强化专营机构建设;广泛运用“小微贷”、“循环贷”等产品,解决小微企业续贷之困;以小微业务标准化、大数据化思维建立小微评分卡模型,建立系统触发式规则探测引擎和预审批模型,建立高标准、智能化的审批决策流程,实行专业化审贷。
另外,创新完善线上融资,设立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推广直销银行服务模式,探索建立线上“信贷工厂”模式,打造线上自主融资品牌“网速贷”,实现企业融资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放款的全流程服务。
规划直销银行发展目标
互联网金融浪潮汹涌来袭,闫冰竹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北京银行也在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信息,深度挖掘客户价值,重构经营管理模式,锻造信息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创新直销银行战略;联姻小米,创新跨界合作平台;推出“京彩E家”智能轻网点。
在介绍到直销银行情况的时候,闫冰竹表示,北京银行在2014年组织机构改革时,专门设立了独立业务条线——直销银行总部。北京银行直销银行已经形成了专属网站、手机客户端、电话销售中心和微信服务平台四大线上渠道,并推出三大产品系列,将成为北京银行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的又一强大增长极。
闫冰竹也把北京银行直销银行的近中期、长期目标告诉给了中国经济网记者。闫冰竹表示,北京银行直销银行的近中期目标是,创立法人资质、中外合资的北京银行直销银行。到2016年底,基本搭建健全完善的治理体系机制,建设相对完备的IT系统平台、标准化产品库和科学健全的风险管理与运行管理平台,面向社会目标客户提供直销银行专属金融服务。
直销银行的长期目标是,坚守简单、透明、实惠、安全的价值主张,成为客户第一选择银行,打造中国直销银行的标杆和旗帜。“面向未来,北京银行将持续打造服务领先、特色鲜明的直销银行品牌,在特色化、差异化、精细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迈出新步伐。”闫冰竹说。
提案直击: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5年重大工作。闫冰竹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今年两会,他提出了《关于促进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提案》。闫冰竹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促进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并以金融服务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层次,是进一步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和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实现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对接协作、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等关键举措的重要支撑。
因此,他建议,将金融协同发展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指导京津冀地区金融政策、金融监管和金融资源的协同。
具体来说,以金融政策协同,强化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制定符合“大市场”要求的区域金融竞争、合作规则,明确发展步骤,以及三地在整个区域金融发展中的定位、目标和任务等。发起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基金,为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以金融监管协同,引领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三地一体的监管体制,打破区域行政壁垒与市场分割的现象。
以金融资源协同,提升区域合作战略层次。“京津冀地区的金融机构在区域内设置分支机构,视同在同一行政区划内。鼓励区域内金融机构跨行政区划参股,设立京津冀银行或组建跨行政区划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鼓励北京、天津的高端金融资源向河北输出,充分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改善三地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现状。”闫冰竹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
更多报道请见“四个全面”进行时——201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