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李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6日在广东团全体会议表示“只要切断医护人员的收入与病人医疗费之间的利益联系,抓住这个医改的‘牛鼻子’,相信很多医改医疗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医改出了什么问题,路在何方?钟南山说,医改的必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供方与需方,需方是患者是老百姓,供方则是医护人员。他表示医保已使老百姓的基本医疗得到保障,但与此相反,医改中的供方基本没有从医改中得到动力,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去年我就谈到了医改的话题,但经过这一年,我还是没有从卫生部看到实质性的政策变化。”钟南山说,记得几年前,当时的卫生部长陈竺还说过,中国医改已进入了深水区,“好几年过去了,我们还是没有在深水区找到抓手,医改依旧还是在改良。”
“原卫生部长高强曾提到,‘为什么国家投入巨大,却还是未能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难题,问题就是政府的投入里面很少用于改革公立医院不合理的创收机制。’”钟南山觉得这话一句戳中要害,政府部门应该彻底将医务人员从自负盈亏的桎梏下解脱出来。
“公立医院不是商业机构,办医院的动机应该是治病救人。”钟南山认为主流医疗一定是公益性的,但中国大医院目前基本上都是国家支持一些,而医务人员收入8成靠自己创收,“收入和医院创收联系起来就是市场路线,这个市场路线不改进是不可能搞好医改的。”
钟南山直言,目前还没看到有哪家大公立医院体现了公益性,而公益性的核心就是医护人员的工资谁来买单。“现在是医院买单,所以就会出现有人背离做人的基本原则,出现开大处方、乱检查的现象,导致医患关系变成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这种市场导向必然会对医德形成挑战。”
钟南山说,作为医改的切入点,是按照国际惯例制定中国医护人员的合理收入,并且由政府部门来支付,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保障,还要切断医护人员的薪酬收入与病人医疗费之间的利益联系,“这觉得这些就是医改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很多医改医疗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必将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医改康庄大道。”(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