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专家张柏楠:人类要为自己的未来准备不止一套解决方案

2015年03月05日08:5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航天专家张柏楠:人类要为自己的未来准备不止一套解决方案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梁赛玉 姬少亭)刚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星际穿越》里,处于地球崩坏临界点的人类正在为寻找下一个生存地而走向未知宇宙。这一情节,引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深思。

  张柏楠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星际穿越》具有很深的哲学意味——“那一天已经来了,人类该怎么办?”

  《星际穿越》中,突如其来的沙尘让人们生活环境迅速恶化,地球无法继续生存,人类通过在宇宙设立空间站,后又被引导通过虫洞进入新的星球等两种方式寻求解决之道。

  “影片设计的场景非常急迫,人类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被迫选择。”张柏楠说。

  他认为,电影中的末世情节可能真的会发生。他说,要在“那一天”前准备好,载人航天对人类未来是“非常重要的事”。

  这位53岁的工程师也是个科幻迷,他坚定地认为,科学幻想与科技发展水平,包括载人航天有很多联系。

  “如果要拍出一部和美国水平差不多的电影,我相信中国的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也将达到和美国接近的水平。”他说。

  电影中,空间站里种植了大量植物,通过构建小型生物圈,完成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提供食物和消化排泄物的循环。

  张柏楠说,这种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条路从技术上讲可行,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未来到底怎么走?张柏楠认为,人类的未来在宇宙,应该积极去探索未知空间,人类要为自己的未来准备不止一套解决方案。

  影片中的另一套解决方案是透过虫洞抵达新的星球,张柏楠认为,人类应该做好准备,如果有一天虫洞真的被发现,就可能实现这样的方案。

  “相对《地心引力》,《星际穿越》更有哲学深度。”去年全国两会上,张柏楠提到《地心引力》时,谈到里面有很多令人启发的细节。

  电影中,空间碎片袭击了正在修理太空望远镜的美国航天员,四名航天员仅一人依靠中国飞船生还。他说,随着卫星数量增多,太空碎片将相应成为问题,“现在中国的航天器上已有碎片防护体系,通过躲避、击打和堵住漏洞的方式来进行防护”。

  张柏楠也提到了《三体》,他说,这本书属于硬科幻,有相应的科学道理,他在《三体》中看到了中国科幻的希望。

  他期待中国出现更多像《三体》这样的科幻小说、电影。“整个民族应该有这种东西,才能相互促进去发展。只有这种想象力更繁荣,整个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更繁荣。”(参与采写:胡星、李放)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