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庆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太利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4日讯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记者 梅淑娥)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小组讨论。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接受了中国经济网记者的采访。孙太利委员说,18亿亩耕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我们不仅要管控好耕地的数量,更要依法保护耕地,提升耕地的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
孙太利委员介绍说,国土资源部2014年12月公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总面积为13507.2万公顷。其中优等地面积占2.9%;高等地面积占26.5%;中等地面积占52.9%;低等地面积占17.7%。中、低等地合计占70.6%。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特别是一些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较低。我国耕地保护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占优补劣、占近补远的现象。存在耕地质量水平等别下降、分布不均、补充不足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我国目前出台了许多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但还没有一部专门关于耕地质量保护的法律法规,现在有些耕地质量保护规定,只是散见于一些法律的具体条文中。且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没有明确法律责任主体和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对应的罚则。因此,对破坏耕地质量的行为无法追究和对法律失范行为的有效制裁。
2.目前,我国缺乏对耕地等别破坏的技术标准和专门的鉴定机构。没有硬性的考核指标。
3.多部门对管控耕地质量,没有形成综合治理。国土资源部门以地籍、规划、审批为主;农业部门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水利部门以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水利开发工程为主;林业部门以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为主;城市建设主管部门以争取用地指标为主。没有形成优化配置农用耕地资源的管理结构。
4.一些小城镇建设占用优质耕地,复耕土地有的不兑现,有的是补充劣质耕地。一些工业园、开发区项目,长期圈占耕地,不开工建设,造成耕地荒废。许多工程项目开发,只注重投资节约,忽视耕地占用,不能正确处理投资与占用耕地的矛盾。
5.耕地“重用轻养”现象普遍存在,对耕地质量建设不投入或少投入。许多农民为追求短期效益,不合理利用耕地、不合理施肥,维持简单再生产过程,导致耕地耕性变差、养分失衡、肥力下降,甚至耕地撂荒。
6.我国耕地污染严重,威胁粮食安全。由于工业污水排放,造成耕地重金属污染增加(如铅、铜、锌、镉等)。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9.4%的耕地土壤污染超标。以18亿亩耕地面积计算,我国约3.5亿亩耕地被污染。我国每年因耕地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达千万吨,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达千万吨,个别地区生产的稻谷已经不能食用。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18亿亩耕地的依法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关系到保护人类的生存。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保护发展18亿亩耕地,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
将保护发展18亿亩耕地,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加强政府顶层设计,顶层规划。将依法保护耕地的内容,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确保我国耕地在18亿亩的基础上,耕地数量每个“五年计划”上一个台阶,耕地质量每个“五年计划”有个质的飞越。
2、完善耕地保护法律体系,填补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空白。
政府应完善我国目前耕地保护法律体系,依法治农,激活土地资本。应尽快启动耕地质量保护的立法程序,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明确规定耕地保护的法律责任主体、法律责任和相应的罚则。政府应组织专家,尽快制定我国耕地等别破坏的技术标准体系,填补有关耕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空白。
3、组织专家制定污染耕地修复方案。
对已污染的耕地,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如石油污染、地下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制定相应的耕地修复方案。耕地修复资金来源,一方面政府拨专项资金修复,另一方面引进民间资本修复,政府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并举。
4、依法建立耕地占用评估机制。
政府应依法建立对耕地占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估机制,根治建设用耕地“占优补劣”、补充不足的问题。评估机制由土地、环保等部门组成,建立“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机制,对长期圈占耕地不建设的,该收回的收回,该调整的调整。评估机制不仅管控占用耕地的数量,更主要是保护和提升耕地的质量。
5、科学“养地”,提升耕地产能效益。
政府应组织专家下乡,普及科普知识,遵循自然规律,实施耕地资源梯度开发利用。采用“换茬”、“间种”、“套种”等方法,指导农民合理利用耕地、合理施肥,科学“养地”,保持耕地的生态健康。彻底改变耕地“重用轻养”的习惯,注重提升耕地产能效益,确保农产品安全。
6、加大依法对耕地破坏进行督查的力度。
建立国家、省、县三级耕地保护督查体系,建立耕地保护信息管理平台,对耕地形成全范围、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管理机制。不仅要督查耕地的数量、质量,还要督查耕地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耕地修复情况,做到耕地保护的督查,无死角,全覆盖。
代表委员小资料
孙太利,(1956年-),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全国政协委员。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任天津市委常委。担任天津市庆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更多报道请见“四个全面”进行时——201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