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峰:让蔬菜大棚多赚钱

2015年03月04日08:09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袁世峰:让蔬菜大棚多赚钱

  本报记者焦宏

  2月1日,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天宫寺镇天宫寺村的蔬菜种植户们早早吃过晌午饭,就急忙赶到村委会会议室,说是有个种植蔬菜大棚的专家来为大家讲解大棚栽培技术,还要帮助亏损的蔬菜大棚种植户实现盈利。

  过去,天宫寺镇是远近闻名的蔬菜大棚种植镇,全镇曾经拥有大棚数量超过3000亩,但目前只有900多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大棚蔬菜供应基地的规模越来越小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天宫寺村主任马士田认识了优胜绿农(北京)农资公司的技术顾问袁世峰,这个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硕士,虽然出生在城市,但怀揣着对农业的执着和热爱,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农业生产最前线,十多年来,他的坚守换来了广大种植户种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换来了让广大消费大众能吃到放心的蔬菜。在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当天,马主任请到这位蔬菜大棚专家来给村里蔬菜大棚种植户们上课,给他们手把手教些关键技术。

  刚下车,袁世峰就被围了起来。“为什么我家种植的黄瓜老是扎不下去根?气温低,怎么给西红柿育苗……”一个个技术问题扑面而来。

  “大家慢慢讲,今天我要在这里讲半天,一个一个给大家讲明白。”袁世峰说。

  经过询问,袁世峰这才发现,天宫寺村蔬菜栽培最大的问题是技术太落后,种植户图省事,常年形成了习惯性种植,有很多新的好农药和肥料产品都没有用上。

  “收益不高,总有病虫害发生,很多人都赔的倾家荡产,只能出去打工还债了。”村主任马士田说,2009年之前种大棚还是很赚钱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农民种大棚一年比一年收益低,有专家说是土传病害问题,也有的说是市场过剩了。“袁老师,你讲得真好,能不能在我们村找几个示范户,做做科技示范?”

  “我们来的目的就是要帮着解决大家在大棚种植辣椒、黄瓜等作物的问题,先找10个典型户。2015年我们将全面跟踪和技术服务。看能不能把收益提上去。另外,我会帮大家找销售渠道,根据具体种植的蔬菜品种,安排种植茬口,均衡上市。希望大家今年都有个好收成,卖个好价钱。”

  村民李凤茂听完这堂课感受颇深,“以前种菜都是随大流,哪个好种哪个,不了解技术,也不知道市场行情,我今年一定要在袁老师的指导下好好干,把我家的蔬菜种好。”

  “袁老师,今年的收成靠你们了,欢迎你们经常过来给我们做些指导。”在村民的盛情欢送下,袁世峰离开了天宫寺村。“今天又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一天,每次给农民讲完课,做完技术指导我都非常激动,农民需要我们这样的专业人士给他们做指导,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帮着他们发家致富。”袁世峰说。

(来源:农民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