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迥异

2015年03月03日08:57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原标题:环球时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迥异

  60多年前的马歇尔计划影响了这个世界上不少人的思维方式:大国发起的经济援助或者战略合作都是单向推行其全球意志和价值的工具。

  从改变人们这一思维定式的意义上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2013年倡导发起的“一带一路”计划,是世界经济援助及合作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中国政协发言人吕新华2日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说,“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中国官方文件此前不断强调它的目的是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计划的推出时间还很短,但它已经受到沿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热情欢迎和公开支持,即使领土纠纷、政治制度差异、文明背景不同也最终难成合作障碍。因为“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开放的合作平台,平等互利是它的首要原则,不会有一个国家会因为“被迫”而进入这个合作体系,但吸引力却是真实、难以取代的。

  美国当年提出马歇尔复兴计划时,附加了苛刻政治条件,欧洲的所有亲苏联国家都被排斥在外。即使是盟国,美国也为进入该计划的国家制定了标准和规则,受援的西欧国家只能无条件接受。该计划的最终结果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一带一路”欢迎沿线所有国家加入,不问这些国家是谁的盟国,信奉什么宗教,政治上推行什么主义,以及以往与中国的关系如何。这个计划既是中国的全方位国际合作计划,也是中国自身发展计划。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公开说,中国的外汇储备比较多,就需要有一部分用于走出去,把资金拿到国外运用,这就是丝路基金要做的事。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它们对基础设施建设有旺盛需求,这与中国成熟而强大的基建能力和资金实力是一拍即合的关系。很难有国家发展战略如此般配的对接,这几乎是命运为那些国家带来了同时获得资金和工程能力的机遇,也同时为中国升级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纵深。

  客观说,历史上的崛起大国没有一个是以这种推动发展的方式开拓空间的,大国对周边谈平等互利,常常受到怀疑。但中国做得正,行得端,我们的言行清澈见底,从“一带一路”受益的国家不断增多,其正能量加速度扩散,前景一片光明。

  有没有“一带一路”,中国都难以超脱地缘政治的纠葛。但这个计划终将让沿线广大国家看清,中国的确是一部拉动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在与中国的关系中有比地缘政治更具现实意义的内容,它就是共享发展,造福于人民。

  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庞大的社会,我们最清楚民生乃国之本,发展乃国之幸,而这一切既是一个国家、也是整个地区和平稳定的根。中国崛起决非初尝这种滋味,我们有太多历史经验和教训,这个国家不想走传统地缘政治对抗、突围、争霸的老路,我们下决心创造一个大国真正和平崛起的先例。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一份坦然,也是一份自信。我们看得懂这个世界真正需要什么,而且很确信自己不会看错。我们不欺诈,不威胁,而是以尊重、平等的态度邀请各方与我们合作。这样的开放合作将不断枝繁叶茂,因为它既符合利益原则,也契合人心向背的规律。

  两会已经开始,“一带一路”将是热题之一。外国记者们会发现很多中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对这个话题很兴奋,因为它与他们那里的发展大计有关。这也是外界从中国内部搞懂“一带一路”战略奥秘的大好机会。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