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2015年2月28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4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1975年~1993年)高111毫米,较2013年高16毫米,为1980年以来第二高位。
此次公布的《2014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对2014年海平面变化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年至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0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情况。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1975年~1993年)高111毫米,较2013年高16毫米,为1980年以来第二高位。与常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别升高120 毫米、110 毫米、115 毫米和104毫米。与2013 年相比,东海沿海海平面升幅最大,为38 毫米;黄海沿海和渤海沿海次之,分别升高22 毫米和13 毫米;南海沿海海平面降低10 毫米。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1980年至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3.0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明显。
——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洋灾害。海平面上升作为一种缓发性灾害,其长期累积效应造成海岸侵蚀、咸潮、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等灾害加剧,沿岸防潮排涝基础设施功能降低,高海平面期间发生的风暴潮致灾程度增加。
海平面上升加剧风暴潮灾害。高海平面抬升了风暴增水的基础水位,高潮位相应提高,风暴潮致灾程度加大。2014年,先后有5个热带气旋登陆并影响我国沿海。9月,长江以南沿海处于季节性高海平面期,台风“海鸥”和台风“凤凰”登陆期间恰逢天文大潮,加剧了海南、广东、广西和浙江沿海的风暴潮致灾程度,直接经济损失约47亿元。
海平面上升引起海洋动力作用增强、淹没低滩,加剧了海岸侵蚀灾害。同时,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程度。在入海河流枯水期,异常高海平面导致严重咸潮入侵发生。
——海平面变化成因分析。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沿海气温与海温升高,气压降低,海平面升高。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