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代”眼中的“巨龙”腾飞: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2015年02月24日09:18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铁三代”眼中的“巨龙”腾飞: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中新社杭州2月24日电 题:“铁三代”眼中的“巨龙”腾飞: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中新社记者 施佳秀

  “那时候我们6年没怎么见过面,有时候他周末回家,我在学校;我回来了,他又走了;在家的时候,他回来,我已经睡了;我醒来,他又走了。”对24岁的周嫣然来说,记忆中的父亲是大忙人,生活中经常与自己擦肩而过,他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铁路。

  周嫣然的父亲很低调,面对记者采访甚至有些腼腆地不愿说出真名。记者姑且称他为周海(化名)。

  1981年高中毕业后,周海从杭州铁路分局杭州公务段做养路工,到现在的铁路施工,已经跟铁轨打了34年交道,亲历了4条铁路的建设。

  “从国家首批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铁路温福铁路(沿海铁路),到甬台温铁路、杭甬铁路,再到现在的杭长高铁。”在周海眼中,这些铁路是有生命的。

  “我经历了沿海铁路一直到现在的杭长高铁的发展,对铁路感情很深,中国的高铁将会走向世界。”周海说。

  周海对于铁路的“宠爱”让女儿周嫣然有些小嫉妒,她至今仍记得甬台温铁路建设期间,父亲长期在温州工作,父女俩6年间几乎没见过面,嫣然说,“爸爸答应带我和妈妈去旅游,到现在为止一次都没有实现”!

  周海对铁路的执着似乎有着遗传基因。周海的父亲是个老铁路人,“我父亲最早参加过抗美援朝,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在广东当了3年兵,最后在杭州铁路林场做绿化”。

  “从小跟随爷爷在铁路边上长大,坐在爷爷膝盖上听着打仗的故事,细数身上的疤痕,看着机车头来来回回,听着轰隆隆的巨响”,周嫣然的心中,火车意味着童年的回忆。

  周嫣然回忆,爷爷即使退休后也经常去老机务段走走看看,念叨着铁路的好,这份铁路情镌刻在嫣然的脑海中,“爷爷当年当兵打仗,铁路运煤送物,对国家对人民很重要,这可能是老人家的一份执着。”

  在周嫣然高三那年,爷爷去世了,她将悲伤转换为报考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铁路方向的动力,从爷爷和父亲手中接过铁路人的“光荣证”。

  作为“铁三代”,周嫣然无疑比父辈们要幸福很多,她与中国铁路一同成长和腾飞。

  “最大的变化就是速度,从绿皮车到高铁,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对于已经退出历史的绿皮车,周嫣然的印象就是“没空调,绿色长条的椅子,背靠背。”

  “那个时候就有一种想要改变铁路、让它变得更好的心情。”还没到周嫣然参加工作,铁路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开始是T32,然后Z10,再然后京沪铁路6个多小时,后来宣杭线开通只要5小时。”周嫣然大学四年,去北京的车程从15个小时缩短为5小时。

  2014年春节,周嫣然身着制服走上了铁路岗位,和父辈们一样,她工作后的第一个除夕夜是在值班室度过的。只有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周嫣然才不再埋怨当初父亲的忙碌,“这份忙碌是铁路人的责任和担当”。

  去年,周海获得了铁路系统个人先进最高奖章“火车头”,这是每个铁路人的目标,也是周嫣然未来的目标。(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