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2月19日电(记者何山、马迪、王凯)一年前,工友们喊他“宋三”,而如今游客们叫他“宋教练”。从伐木工人到滑雪教练,43岁的宋晓国放下斧头锯,穿上滑雪板。虽然工作换了,但他干起活来依然有滋有味。
在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威虎山雪村景区的滑雪场,滑雪教练全是身材魁梧的东北壮汉。很难想象,这些动作规范、讲解明了、言行礼貌的男教练们一年前还是一群“轮斧头、拉电锯”的伐木工人,宋晓国就是他们其中一员。
“以前我就是林区工人,祖辈父辈也都在林区从事木材生产。我以前开过车,放(伐)过树,基本上林区活全都干过。”宋晓国说,“后来国家实行封山育林,我们林场转型建了滑雪场,我就去学了滑雪教练。”
春节期间,许多外地游客来到东北赏冰玩雪,威虎山雪村景区也迎来了旅游高峰。一位来自北京的小朋友,在宋晓国言传身教了一个上午之后,从未滑过雪的小游客已经可以在滑雪场呼啸而下了。宋晓国也对自己的学生非常满意,流露出自豪的眼神。
宋晓国从17岁就开始在林场一线工作,一干就是26年。像多数林区工人一样,三个字的名字不好记,所以宋晓国被工友们喊成了“宋三”。而当他第一次带上滑雪教练胸牌的时候,才记起来他自己还有个大名叫宋晓国。
“现在这帮哥们还是喊我宋三,喊了多少年了,改不过来了。但游客们都叫我宋教练、宋老师,如今林场转型了,我还变成老师啦,哈哈。”宋晓国笑着说。
2014年,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原属于主伐林区的柴河林业局卫星林场也在全面停伐之列,近百名林业工人面临转型。依托当地丰富的冰雪资源,发展旅游业,成为卫星林场自谋发展的一条出路。
经过大半年的筹备,卫星林场于去年底更名为“威虎山雪村”并正式开门迎客。卫星林场场长郑吉林告诉记者,村口的迎宾、家庭旅馆的店主、赶马车的车老板、滑雪场的教练等等,雪村的工作人员全都是原来的林区工人。
宋晓国说:“虽然现在的收入比过去少了点,但工作比过去轻快多了。过去上山伐木,很辛苦。而现在教游客们滑雪,玩着就把活儿干了,很开心。”
“教小孩滑雪确实很辛苦,有的家长给我小费,但我没要。大家过来玩,开心就好。”宋晓国说,“咱现在转型成旅游服务业了,负责游客的安全,把滑雪教好,没有太多其他的想法,这也是属于山里人的本色吧。”
随着林木禁伐和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的深入实施,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4.5万名从事木材生产及相关行业的职工都需要转岗。作为土生土长的林场人,宋晓国乐于见到家乡的这种变化。家中70岁的老父亲退休后,经常在雪村里散散心、看看热闹。他们一家人的新年愿望,就是希望雪村能够越办越好,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欣赏东北的山林美景。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