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2月18日电 题:习近平参观西安博物院提了十八个问题:让历史和文物说话
中新社记者 张一辰 冀浩凡
“在介绍西周都城丰镐遗址出土的编钟时,习主席问我是‘五音’的吧,可见习主席是很了解古代音律的。”西安博物院副院长王锋钧17日向中新社记者回忆,习近平对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提了十八个问题。
15日上午10时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西安市博物院考察调研。在博物院内的40余分钟里,习近平先后观看了西安都城变迁图、隋唐长安城模型、青铜器及汉唐金银器文物展、汉唐代表性雕塑与唐三彩文物展,听取了古代丝绸之路和长安历史文化介绍。并就与西安的文物和历史文化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解。
西安博物院建在唐代著名皇家寺院荐福寺原址,著名的小雁塔便位于院内。小雁塔因明清两代时遭遇多次地震,致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于1963年至1965年间进行过加固和修复,修复后除无塔尖之外,基本保持唐代原貌。
“习主席关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小雁塔的保护,当得知小雁塔已得到了科学的文物保护后,还专门叮嘱道,对待文物古建的保护工作,一定要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做好保护。”王锋钧告诉记者。
王锋钧说,习近平对西安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在参观的过程中提了十八个问题。这里有关于西安的历史文化问题,也有涉及到文物保护方面的问题。“在我向习主席讲解的过程中,他听得很用心,并不时与我交流沟通。”
“习主席问我,早期都城为什么选择建在西安?我回答,因为早期中原地区的都城往往是军事中心,建于临近敌国之地,可随时抵御外敌或举兵讨伐。习主席听完后立即说,明成祖迁都北京,就是这个道理。”王锋钧对中新社记者说。
在西安博物院的丝绸之路展厅,王锋钧着重向习近平介绍,在唐代的长安城,一些波斯人就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来西域。习近平不时对充满异域风情的胡人俑、黑人俑等陶俑驻足观看。
习近平说,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