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东北现象”:增速下滑信心不能下滑

2015年02月17日09:46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聚焦“新东北现象”:增速下滑信心不能下滑

  当前,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一些人似乎对东北经济失去了信心甚至“唱衰”东北经济。对于这一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听到了东北人这样的回答:增速下滑,信心不能下滑。

  辩证地看,高速度未必就等同于形势一片大好,高速度可能会掩盖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速度降下来,也不能认为形势一团糟糕。放慢脚步,恰恰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抓住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条分缕析,认真地加以解决。速度的高低,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东北经济的信心,不是空喊出的,而是建立在重大机遇和重要条件之上的。

  这信心来自于东北经济良好的基本面。虽然下行压力加大,但经济增长速度还在合理区间。虽然一些传统产业遭遇寒流,但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就业、居民收入等民生指标稳中有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是东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这信心来自于30多年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年振兴的积淀。从2003年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一批老企业焕发新生,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崭露头角。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大型装备企业,在技术水平上已可与国际巨头比肩。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一些企业已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东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这信心来自于东北蕴含的巨大潜能。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东北始终是中国经济的龙头,也是中国工业的重要摇篮,积累了丰厚的要素资源和工业基础。但因其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这些财富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曾经一度成为包袱。如今,这些包袱正在重新转化为财富。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教资源、成熟的技术工人……这些一旦与不断优化的市场环境结合,其能量将会成倍放大。这是东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这信心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新一轮东北振兴布局谋篇。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正在东北落地生根。这是东北经济发展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跨过荆棘,才能踏上康庄大道;经历风雨,才能迎来绚丽彩虹。看到东北振兴当前面临困难的同时,更要看到崭新的气象正在转型中孕育。这些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将吹开东北的满园春色。

  我们坚信,在未来中国发展版图上,东北将会成为奠定中国制造业强国地位的重要一极;在未来各地你追我赶的差异化发展背景下,东北将以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和绿色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的一片绿肺;在未来走向世界的发展格局中,东北将成为东北亚区域发展中心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记者闫平、褚晓亮、齐海山)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