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荣“双开”通报措辞凌厉在哪儿

2015年02月17日02:29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苏荣“双开”通报措辞凌厉在哪儿

  ■ 社论

  反腐通报的凌厉措辞,也反映了背后持续的加力,直面问题的明确态度,以及“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决心。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6日通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罕见地使用了“大肆卖官鬻爵”、“个人擅自改变组织决定”、“支持、纵容亲属利用其特殊身份擅权干政”、“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活,损害了当地政治生态,性质极其严重”等字眼,措辞之凌厉,前所未有。

  不足500字的一则通报,一改以往此类文字的高度概括、十分平稳,字里行间透露出“追寇入巢”的凌厉词锋,这样“火气”十足的快言快语,确实不多见。饶有意味的是,尽管中纪委的措辞锋芒毕露,而公共舆论的反应却出奇地一致。用网友的话说,即中纪委说出了大家想说的话,民众反倒无话可说了。

  无论是“大肆卖官鬻爵”,还是“纵容亲属擅权干政”,抑或是“损害当地政治生态”,这样的严重措辞从中纪委之口讲出来,而又与民众自下而上的“民间视角”相契合,足见苏荣问题的严重程度。也表明,中纪委在公开贪腐官员的行状上,正在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措辞凌厉背后,乃是行动的雷霆手段。

  其一,既要查清楚、查彻底,也要讲清楚、讲具体;既要公布组织查实的问题,也要回应此前社会公众关切的问题。自从2014年6月14日苏荣接受调查以来,坊间流传着关于苏荣违纪违法的海量信息,社会公众也正是通过这些或公开报道、或网络流传的信息,一点点拼接起一个“副国级”高官的官场拼图。比如,有报道称,苏荣曾明码标价,省里重要的正厅级岗位标价500万;又如,商人刘建军通过向苏荣之子行贿当上了新干县副县长……

  而此番中纪委的通报,则以明确、具体的指向性,回应了这些具体的问题。相信随着接下来的司法程序,公众会获得更为完整、更为准确的信息。在这里,组织调查与民间观察实现了良性互动。民间长期以来郁积的不平、沉没的声音,也因为中央反腐的高压态势而得以纾解,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反腐的合力。

  其二,以苏荣案为发端,中纪委在公开调查结果时呈现出来的开放姿态、凌厉态度,或将成为此后的常态之举。仅有“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还不够,还要做到“怎么混迟早是要诏告天下的”。这一方面固然是要通过查处找回失落了的公平正义,另外也有着现实的警示意义,类似贪腐官员无论有没有“水落石出”,“以儆效尤”是必须的。

  中央此前对于反腐形势的判断,“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可以说,这种反腐通报的凌厉措辞,也反映了背后持续的加力,直面问题的明确态度,以及“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坚强决心。

  相关报道见A12版

(来源:新京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