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老者十余年守望“喃字”

2015年02月14日19:3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京族老者十余年守望“喃字”

  新华网南宁2月14日电(唐荣桂)“‘喃字’的意思是‘南国的文字’,是我们京族独有的文字。”一提到“喃字”,72岁的京族老者苏维芳就变得滔滔不绝。

  京族“逐鱼而居”,是中国的海滨渔业少数民族。苏维芳家住中国京族的唯一聚居区——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京族三岛上。

  “喃字”是京族人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记载着京族的历史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很少有人使用“喃字”。

  2002年退休后,苏维芳放弃了在城里颐养天年的舒适生活,偕老伴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专职”从事“喃字”的整理工作。

  通过对京族三岛的走访摸底,苏维芳开始了艰辛的“喃字”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他在两年时间里走遍了京族三岛的每个村庄,采访了数百位京族老人和民间歌手,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录音和笔记。

  走访结束后,苏维芳还要对搜集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和翻译需要经过四道工序:一是把采访的录音整理为‘喃字’,二是将‘喃字’一句一句地直译为汉语,三是修改文字的语法错误,四是将文字整理为对仗押韵的诗歌。”苏维芳说,2011年,为了尽早翻译完《金云翘传》,他天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最后晕倒在地不得不多次住院治疗。

  功夫不负有心人。12年的时间里,苏维芳出版了《京族喃字史歌集》《京族叙事歌集》等京族文化著作。现在,他正着手翻译收录了4000多首民歌、共40多万字的《京族民歌集》。

  除了自己亲手整理“喃字”,苏维芳还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配合京族学校编写了“京族乡土教材”,并开设了“京族字喃京语”课程。

  苏维芳说:“在有生之年,我计划出版一本收录8000多‘喃字’的字典,尽力让京族文字代代传承下去!”

青春派,炫精彩。扫一扫,带走新华炫闻。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