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春:大陆老字号的成功“移植”范本

2015年02月14日02:2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冶春:大陆老字号的成功“移植”范本

  台湾台北,京华城11层。一间装修得古香古色的餐厅静静等待着来往宾客。每到中午,总有大量食客慕名而来。但是,在这里就餐却没有别家餐厅的熙攘喧闹,安娴细致,斯文体面,这家餐厅的气质就如苏杭少女一样,让人能放松心情,尽享精工细作的淮阳细点。

  这就是冶春。

  冶春茶社始建于1877年的扬州。曾有人这样总结,冶春“谓之有美景,水阁相应,曲径通幽,景色醉人心;谓之有美文,杯盏唱酬,冶春诗社贯古今;谓之有美食,蒸饺、汤包、贡茶等佳肴冠扬州”。百余年来,冶春茶社本着“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原则,不疾不徐地传承与发展着扬州细点的优雅名声。茶社不仅扬州炒饭、大煮干丝、水晶肴肉等传统菜品风味独特,还推出红楼早宴、三头宴、乾隆御宴等植根传统的宴席,与时代养生理念同拍共振。2010年,冶春做出了大胆的决定:把分店开到台湾。当时,连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号不着脉”,要知道,台湾餐饮并不好做,许多在大陆“遍地开花”的老字号在台湾都铩羽而归。而开起台北分店之前,冶春甚至还没有在大陆开过一家分店。这样的“资历”闯荡台湾餐饮圈,万一不成功,反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然而冶春做到了。冶春餐厅不仅在台湾开了起来,而且顺利扎根,成功发展。经过5年,已经成为台北有名的淮扬菜餐厅。

  “我们有专门做淮扬菜的扬州师傅,也招了一些做台湾菜的本地师傅,基本上1/3是台湾菜、2/3是扬州菜,口味互相搭配。”台湾扬州冶春淮扬美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滨介绍说,两岸厨师在工作中互相切磋技艺,这与冶春决定到台湾开店时秉持的促进两岸饮食交流的初衷不谋而合。

  与时下不少时髦餐厅讲究“千里空运”不同,冶春在台湾的淮扬菜品多是就地取材。不少大陆厨师表示,台湾食材的整体质量很好,品质口感与扬州也差不多,许多扬州名菜用台湾本地食材就能做得很地道。这些菜品,便当仁不让地成为冶春的招牌菜。曾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大陆老字号餐饮企业进军台湾的困难,主要是口味、成本与营方式。而正是对“地道”的追求与因地制宜降低成本的务实作风相互调和,才让冶春成功在台湾站稳了脚跟。今年,冶春又精细地装潢了台湾的店面,力求给食客最好的享受,让淮扬美食这道大陆风景能长长久久陪伴台湾同胞的左右。(孙萌萌)

(来源:人民政协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