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延安插队过了“五关” 第一关是跳蚤关--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高层动态

习近平:在延安插队过了“五关” 第一关是跳蚤关

2015年02月14日13:27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人民网北京2月14日电 2015年2月13日,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陕西考察调研,第一站到的即是1969年1月开始插队近7年的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

2004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接受延安电视台《我是延安人》节目专访,畅谈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家庭等,回忆在延安的插队岁月。

1969年1月,习近平第一次来到梁家河村与其他知青一起插队,很不适应,几个月后离开梁家河村回到北京,再半年后,习近平再次来到梁家河村,经过“五关”的历练,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节目中,习近平回忆了在延安插队过的“五关”,包括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第一关即是跳蚤关。

习近平在节目中详细地回忆了这“五关”:

第一关是过跳蚤关。很有意思,我一去最受不了的就是跳蚤,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当时那个跳蚤,我这个皮肤很过敏,一咬就是成片的红包,最后红包就变成水泡了,水泡就烂掉,哎呀,痛不欲生啊。但是三年以后过去了,那也真是叫“牛肉马皮”了,不怕咬了。

第二个关就是饮食关。刚才讲了什么都不会吃不爱吃,五谷杂粮,那哪是五谷杂粮?是糠菜半斤粮,慢慢地我们就学会了,什么都吃了,没有吃的还不吃嘛?最后最爱吃老百姓送来的东西。这家送一个玉米糕,那家送来一个高粱米的团子,吃得都很好。酸菜成为我最好的美味佳肴,以至于到后来,我到现在还想念那个酸菜。

我们曾经可能都有几个月不吃肉的经历,见到了肉以后,我和我那个同学切下来就忍不住生肉都吃了。经过这么一个过程,这是饮食关。

第三个关就是生活关。生活关就是什么也不会做,什么都要依靠别人,后来就慢慢什么都学。我们都学着捻毛线,但是织袜子我还是织不好,羊毛袜子,但是缝衣服、缝被子这些活都是自己做,所有的这一套生活上的事情都会自己料理,所以这个是受益无穷啊。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就是在那打下的基础。

第四关就是劳动关。劳动,刚才讲了嘛,我刚去上了山就气喘吁吁,后来给我们评的分是六分,当时六分是什么呢?刚刚参加劳动的小女孩,十五六岁,我们当时也十五六岁,拿跟我们一样的工分,我们觉得简直是一种歧视,实际上是自己没本事。但是这一年下来我就干得没黑没白,风里雨里我们都在窑洞里铡草,牲口圈里铡草,然后一样一样地学。当然这些,一年过去了以后全掌握了,体力也上来了。后来就评成十分,十分还是里边最壮的劳动力。像我们到夏天担麦子,那也就是最多二百斤,十里山路一口气就下来了。这个是第四关。

第五关,那我想就是思想关。开始是格格不入啊,我刚一去了以后,看到我们这个窑洞在半山上,星星点点的煤油灯,我跟我的同学说,我说你们感觉有没有像山顶洞人的感觉,那都是说得很不像话了,但是后来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住了七年。

对老百姓是由怕他上炕,到请他们跟我一起睡觉。我这个窑洞里有四五个小伙子陪着我,晚上不仅是他们,村里的其他人,都是陆续地吃完饭以后进了我的窑洞,来串门,来听我讲古今,因为我的故事多啊。问我这个问我那个,北京什么样子,知道还有国外,美国是怎么回事,很好奇。你们都吃些什么,在北京吃什么,什么最好吃,你们都还见过什么稀罕事,《三国》、《水浒》、《红楼梦》是怎么回事。后来我就给他们讲了,讲《三国》、《水浒》、《红楼梦》,跟大家都是成为好朋友。

·习近平兑现2004年接受采访时答应回延安之约

·习近平:我确实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延安人

·习近平:衷心希望我那个梁家河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习近平:在延安插队获得升华和净化 谙熟民情源于此

·习近平:陕北高原给了我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

·习近平回忆初到延安农村插队各种不适应的情形

·习近平回忆插队建沼气池:捅开导气管被喷满脸粪

·习近平回忆插队最难忘一刻:临走时群众惜别 我当众哭了

·习近平2004年8月接受延安电视台采访全文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

(责编:唐述权、肖红)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