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北京通勤列车遇冷背后:为何宁坐“挤死人”的公交也不愿坐火车?

2015年02月12日17:03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燕郊北京通勤列车遇冷背后:为何宁坐“挤死人”的公交也不愿坐火车?

  新华网北京2月12日电(乌梦达 吴琪 孙琪)为了方便“睡城”燕郊几十万早晚往返北京的通勤族,铁路部门推出了专为通勤族设计的从北京往返燕郊的早晚临客。然而,列车开通以来频遇“寒流”。记者近日连续5个工作日跟踪发现,乘客上座率竟难达一成,甚至一列火车只有几十人乘坐。而与此同时,从燕郊开往北京的公交车却异常火爆,排队的人群绵延上百米。

  宁愿冒严寒挤公交,不愿坐有座舒适的火车,到底是为什么?

  2月10日早上7点25,由燕郊开往北京的燕郊临客K7782驶离燕郊火车站,列车核载702人,而记者数了数,实载只有65人,乘客上座率不足一成,六节车厢中有四节车厢空空如也。

  家住燕郊上上城五期的北京上班族赵津说:“燕郊的居民区基本集中在西北边,而火车站在东南边,中间隔着好几里路,没有公交车直达火车站,得打车,到了北京东站,还要乘地铁倒两次才能到公司,这样前前后后我一共得倒三次车,太麻烦了。”

  她表示,虽然火车有座,不会堵车,但宁愿坐公交车“挤死”,不愿“累死”。像她这样的人很多,2月10日早晨,同样由燕郊通往北京的公交车814路“上上城五期”始发站,排队等车的队伍已绵延数百米。

  换乘有多不方便?居民区到火车站有多远?记者实地体验,从北京东站的出站口到最近的公交车站步行要13分钟,到最近的地铁站要走20多分钟。而在发车的燕郊地区,潮白人家、东贸国际、福成上上城、首尔甜城、潮白家园等小区都集中在燕郊西北边,从这里到燕郊火车站,连公交车都没有,只能打车,记者体验,打车到火车站要花6元钱。

  不少上班族表示,每天上班就够累的了,不愿意坐火车“自找麻烦”。

  除了交通不便,出行成本也是让通勤族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有过乘坐火车往返燕郊和北京经历的郄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小区楼下坐814公交车到北京刷卡花3块8,下车后转成市内公交974路花1块5能到上班的地方,这样一天总共上下班交通花费10块钱左右,一个月才300多块钱。要是坐火车,从家里去火车站只能打车,要花6块钱,火车票9块钱,下了火车坐地铁又得三四块钱,这样一天来回就得花接近30块钱,一个月需要花费将近九百块钱。

  “我一个月工资才挣4000多,偶尔坐一下换换感觉还行,长期坐火车谁坐得起啊。”郄先生说。

  为了更好给乘客服务,铁路部门也想过办法。燕郊开往北京的D9022次动车原来每天只有一趟,始发时间6点45分,在不少乘客反映出发时间太早不方便后,取而代之的临客K7782将始发点改为7点25分。由于上座率不高,10节车厢缩短为6节。

  但不少通勤族感觉还是不够。早上6点半就来公交车站排队的乘客薛西风说,有关部门办好事,老百姓欢迎,但得协调好,比如火车站到公交站的换乘,居民社区到火车站的公交路线有没有?“这些都没有,光开一趟火车,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们还是只能早起挤公交车。”

  2015年,京津冀三地政府将交通作为协调发展的重点突破口,而像燕郊这样的北京卫星城,更对交通一体化有着迫切的需求。

  不少接受采访的通勤乘客向记者表示,火车临客是通到燕郊了,看似“断头路”通了,但要是没有公交、规划、铁路、两地政府的协调,路其实没通。如何让燕郊人都能坐上火车,愿意坐火车,让交通惠民的民生工程真正有实惠,是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