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观察家眼中的“一带一路”:从历史走向未来

2015年02月12日15:36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海外观察家眼中的“一带一路”:从历史走向未来

  从历史走向未来:海外观察家眼中的“一带一路”倡议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相关规划逐渐明晰,各方交流日益密切。在海外观察家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从历史的辉煌中走来,随着倡议的推进,文化相融,经济共进,将向未来的繁荣走去。

  埃及前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贾拉勒12日在泉州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公元9世纪阿拉伯国家在同唐朝和宋朝建立经济文化往来时所作的贡献,是文明间联通交融的典范。

  “如果历史能够成为未来的向导,那么人们可以预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大大推动中国同阿拉伯等地区的关系迈向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贾拉勒说。

  贾拉勒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基于中国传统、观念、原则和价值观,以及对经济、贸易、投资和文化等国际关系的构想的软实力,而并非基于恶性竞争、对抗、战争等直接或间接的硬实力。

  “未来当后人翻开历史书的时候,他们会看到‘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更主动参与世界经贸发展和文明融合、邀约各国共同发展的壮举。”美国库恩集团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说。

  在库恩看来,“一带一路”理念的核心是促进文明共建,而不是冲突,互相尊重彼此对于发展道路的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在实践方面,倡导和平对话,各方必须既要登高望远,也要脚踏实地,把握各种合作机遇推动问题的解决。

  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秘书长钦貌林表示,这一构想也会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构想,随着这一极具逻辑性与可能性构想的推行,在不久的将来,它不但会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也会影响东盟与南亚、中亚、中东、非洲以及欧洲等地区的关系。

  贾拉勒强调,“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仅应是共赢的一种理念,更需要各方共建的举措,“这不仅仅是中国的责任,每个参与者都应开放共享,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张钟凯 夏晨 程露)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