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十三届五次会议落下帷幕后,“城市更新”理念借助区政协社区联络组,迅速传遍了区内的5个街道、社区。
“城市更新”理念缘何得到静安区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答案就在静安区于上海行政区划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之一,静安是老上海人眼中的“上只角”(高级地段)、新上海人眼中的“高大上”(黄金地段),但其区域面积却只有7.62平方公里,堪称上海各区县中的“迷你区”。
去年年中,区政协在开展《关于整合利用静安区工业厂房资源》的调研和专题协商会上,就提出了在资源少、经济密度高的老城区,必须对闲置资源实行“零容忍”,促进城市更新势在必行。此后,区委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将之提升为“借鉴国际大都市市中心先进发展理念,谋划静安城市更新的整体格局”;区政府更是将其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谓之“以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用城市更新建好上海的市中心”。
面对静安当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趋于饱和、“楼宇经济”的载体优势有所弱化、城区综合功能需要优化提升、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和开发尚未形成有效机制等种种问题,城市更新从何处“更”起?在此次的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委员们端出了“一揽子”思考,形成了系统化的诠释:
城市更新概念下的旧区改造、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中的经济结构重组、产业转移升级具有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静安要主动对接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把握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匹配关系,量化城市更新体系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的协同关系;
要改变传统的物质规划思路,建立一套目标更广泛、内涵更丰富、执行更灵活的城市更新系统规划,动态掌握区域内各类建筑及其设备的自然寿命及经济寿命状况,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运动再开发、整治改造、保护利用等形式,促进城区功能和结构优化。
(来源:人民政协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