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事件是典型的“神仙打架,百姓遭殃”。杞县发生的情况,可能并非个案,而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没有跟上的表现。
本报特约评论员铁永功
年关将近,河南杞县城区上万群众家里却突然停水。原来当地一家民营自来水公司受到群众冲击,被迫停止运转。群众之所以冲击自来水公司,是因为政府和经营者存在合同纠纷,水厂所在的土地也存在纠纷,而且这些纠纷一直存在,水厂也是建建停停,没完工就开始运转。虽然现在供水已经恢复,但因水厂受冲击而造成停水,在当地已不是第一次。
因政府与自来水厂和被征地群众存在纠纷,导致有人冲击水厂,影响更多居民日常用水。表面看是“人民内部矛盾”,好像是群众自己打起来了,但根本原因还在管理者没尽到责任,反而成了矛盾制造者。
用老百姓的话说,这起事件是典型的“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但政府部门和管理者不是“神仙”,而应该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平和秩序的维护者。城市供水是基本的民生服务,事关百姓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不能因为所谓的合同纠纷,就让上万群众喝不上水。
城市供水可以引入市场力量,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引入民间资本,这两种模式全国各地都有。但无论是公办还是民营,政府部门都不能置身事外,保障供水和用水安全、维护水价合理稳定,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应对城市迅速扩张带来的用水需求,同时也为缓解政府资金短缺的困境,杞县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城市供水,这原本并无不妥。但签了合约要建水厂,却无法按约定提供建设用地,拖延数年后又给了一块存在纠纷的土地,造成当地群众和自来水公司经营者长期冲突,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也许这个合同存在权利不均等的情况,但政府部门不能因此将矛盾搁置转移,仿佛自己可以置身事外。
令人忧心的是,杞县发生的情况,可能并非个案,而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没有跟上的表现。
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农民进城或就近变成市民,供水供电、垃圾处理、就学就医等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随之产生,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地方政府还没有从过去审批、管制的思维中走出来,或者还盯着进城农民的那点土地,既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又不够,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因此,现代城市的管理者,亟须转变角色和职能,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监管和服务上。当然,政府部门更不能当任性打架的“神仙”,让无辜群众跟着遭殃。
相关报道见A16版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