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大昭寺大经杆换经幡 信众抛洒吉祥

2015年02月11日18:20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拉萨大昭寺大经杆换经幡 信众抛洒吉祥

  中新社拉萨2月11日电 (记者 赵延)11日是藏历的12月22日,拉萨大昭寺广场上桑烟袅袅,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信众人头攒动,他们手持经幡和五彩哈达聚集在此,皆为大昭寺周围5个大经杆更换经幡祈福祝祷。

  这5个大经杆分别位于八廓街的东北、东南、西南方以及大昭寺前方的左右侧。据大昭寺僧人尼玛次仁介绍,这几根大经杆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根经杆是为纪念先辈而立,都有对应的典故。其中,立于大昭寺前左侧的大经杆便是1634年,固始汗旦增却杰击败多康白利甲布(白利王),收回芒康、德格等地的喜讯传到拉萨,于是,当时西藏的地方行政官第司·索朗群培为了纪念此次胜利而树立,名为“曲亚达钦”。

  尼玛次仁介绍,更换经幡是每年藏历新年前的宗教活动,日子的选定也有讲究,根据民俗,首先通过天文历算的方式推算出一个良辰吉时,再由大昭寺的工作人员依照顺时针的顺序对这5个大经杆依次更换经幡。

  在拆卸旧经幡前,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供奉切玛、献青稞酒等宗教民俗程序进行,对于已拆卸下的经幡,信众们早已备好袋子,准备带一些回去作纪念。今年74岁的文金已经挑好了4个完整的经幡,他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卷好。文金告诉记者,收藏这些经幡比在外面买更有意义,如果有机会,他就把这些经幡挂到山上去,将会功德无量。

  挂经幡是一项技术活,现场由机械操作和人力配合共同完成。据了解,以前没有机械设备时,更换经幡全靠手工操作,因此时间持续的也比较长。一般在更换前半个月,工作人员们会齐力将埋在地里的大经杆挖出并放倒,“相当于让它们‘休息’一下,工作人员还会对大经杆底部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木质腐朽或者裂开的情况,还会在此期间进行修补。更换当日,把经幡挂好后,再将其立起来。”尼玛次仁说。

  如今,有了吊车的辅助,更换经幡只需要半天时间。对此,尼玛次仁表示,这样虽然节约了时间,但是却略去了检修的程序,“所以定期对大经杆底部检修还是有必要的”。

  更换结束后,信众和参与更换经幡的工作人员们一起在大昭寺广场抛洒糌粑,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安康。(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