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2月11日电 (记者 王辛莉 王子谦)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迈过五个年头。正在此间举行的政协海南省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对五年来的国际旅游岛建设进行回顾,期待未来的路走得“顺当些”。
台盟海南省委在提案中称,海南用十年时间建成国际旅游岛,但目前离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有,旅游产品质量和配套设施有待提升;旅游的国际化程度不够;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尚未建立;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亟待提高;旅游高端专业人才匮乏;政策支撑体系需优化;创新要素支撑不足。
2009年12月底,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海南国际旅游岛作为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明确国际旅游岛十年建设目标指标,并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一系列优惠政策。
陈琼鹏委员表示,海南应梳理五年来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完成情况以及中央给予海南特殊政策的落实情况。一些委员坦言,海南没有用足、用好中央给予的政策。工商联、经济贸易组的沈建伟委员透露,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国家给予海南的重要优惠政策,但该项目两年多来进展缓慢,政策效应没有得到发挥。
离岛免税被誉为国家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最具含金量的优惠政策。多位委员提出建议,进一步放开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带动海南旅游消费。
郑钢委员认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已经五年,但国际游客数量却逐年下降,只占全部游客的1%左右。他建议政府加大国际航班的补贴力度,在国际客源地市场持续不断作公关、营销、宣传,提高海南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台盟海南省委建议琼岛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旅游转型升级,拓展国内外游客市场。
近些年来,来海南过冬的“候鸟”人群成为海南一景。黄志强委员建议,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对原有的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国际游客和高端游客的比重,将海南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旅游岛,而不只是养老岛。
五年来,海南着力治理旅游市场秩序。其中交通整治是重中之重。但是,市县旅游交通至今仍存在市场分割壁垒,颇为业界诟病。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宇田称,若政府能推进实施旅游交通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对接,实现市县无障碍旅游,旅游体制改革就前进了一大步。
因种种原因,海南平均工资排在全国后面,物价却高企。社会各界颇有怨言。去年底,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回应民众吐槽高菜价高房租,称应对高物价“作检讨”。
陈若玲等委员纷纷表示,海南要加强物价调控,让物价真正降下去。此外,房地产业不再一枝独秀,政府应摸底空置房现状,重新定位房地产的发展路径。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副会长张学修祖籍海南文昌。他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的建立让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拥有优势。政府应寻求中央政策支持,大力培育航空航天产业。
海南是海洋大省,滨海旅游是特色。香港委员范敏嫦建议海南对城市海岸线进行规划,有序开发,配套建海边休闲长廊及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使其成为标志性建筑。
兰恒委员则建议,海南应尽快编制完善三沙旅游及海洋产业发展规划,使三沙建设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新的亮点。
针对委员们热议国际旅游岛建设现状,海南代省长刘赐贵坦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目前处于初级阶段,但这是必经阶段。海南力求此阶段“短”些,甚至“跳级”,但面临许多挑战。国际旅游岛核心是“国际”,要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准。关键是“开放”。海南的软硬件都有待改善和提升,此外,建设人才依然缺乏。
来自澳门的韩电委员认为,澳门对旅游人才培养经验丰富。琼澳可加强人才教育合作,建立亚太旅游人才基地,满足国际性旅游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