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升格”做妈妈(图)

2015年02月11日06:18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原标题: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升格”做妈妈(图)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升格”做妈妈(图)

航天员刘洋(右)为获奖家庭代表颁奖 李新健摄

  2月10日,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出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厅内,在发言中她表示“作为家庭中的母亲”,随后她也向《环球时报》确认自己已经是母亲了。

  2月10日下午,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主办的“情系国防好家庭”总结表彰仪式举行。在给“情系国防好家庭”优秀代表颁奖中,作为嘉宾刘洋上台颁奖。刘洋蓝色身穿航天服,与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候样子一般无二,身材苗条,面带微笑。在主持人对她的采访中,刘洋说,“我们一直在坚持训练,为下一次任务做准备。”

  同时,在刘洋的发言中也透露出另一个信息,她当妈妈了。刘洋说,“作为一名军人,我知道强大的国防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维护国家尊严的重要性。作为家庭中的女儿、妻子和母亲,我更加懂得有国才有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

  刘洋深情地说,“我记得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最后一碗饭送去当军粮,最后一尺步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我想,也表达了大家对军队和国防建设浓浓的深情。”

  在颁奖仪式结束后,《环球时报》也向刘洋再次确认,是不是已经做了母亲,她微笑的轻轻回答“是”。向她表示了美好的祝福。

  作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备受外界瞩目。目前,刘洋是航天员大队唯一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前夕,她总是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要求合影留念。但是在2014年两会期间却没有捕捉到这样的情景,三八妇女节当天刘洋也没有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直到2014年11月,根据媒体报道,刘洋连续参加两次公开活动。11月14日下午,正在成都参加第三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的杨利伟和刘洋现身电子科技大学对话高校学子。11月下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警国防生举办“五个认同”专题教育讲座,刘洋做“与时代同行,与梦想同行”的主题演讲。

  刘洋是空军第七批飞行员,2010年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2年6月,中国神舟九号顺利升空,刘洋成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

  在2012年的中国,面对即将产生的首位女航天员,舆论铺天盖地。其中关于“女航天员如何选拔”的新闻中提及,女航天员的筛选条件还有“必须已婚”,“生育过的优先”,这种说法是建立在“为了规避太空飞行对女航天员生育的影响”基础之上。

  但进入最后一轮选拔的6名女航天员候选人中,包括刘洋在内有5人尚未生育。

  “我们要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没有女性的参与是不完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2010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介绍。

  一位航天领域的专家对《环球时报》说,对于女航天的选拔,一共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已婚已育,一种是已婚未育,第三种是未婚未育。已婚已育是最理想的模式,但缺点是这个时候航天员年龄偏大,对训练有会产生影响。所以女航天员的选拔是综合考量的结果。

  另外从国际上看,那些执行任务回来的女航天员并没有对生育有影响。典型的代表就是早期女航天员的杰出代表,捷列什科娃上天回来才结婚生子。因此并不能说执行航天任务对女航天员一定产生影响,这和航天员自身体质,身体恢复情况有关系。按照国际女航天员公布喜得贵子的消息来看,一年之后比较好。

  从1963年6月,俄罗斯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至今,已有近60名女航天员一次或多次进入太空,在整个航天员队伍中的比重超过了10%。天空生活并没对女航天员生理造成什么影响。第一个女太空人捷列什科娃回到地球5个月后,与一名男航天员结婚,第二年便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孩。1984年在太空行走的第一位女性斯韦特兰娜·萨维茨卡娅返回地球一年半后也“喜得贵子”。

  “情系国防好家庭”活动自2014年5月26日启动,在持续9个月时间里,提名推荐候选家庭179个,确定正式候选家庭66个,通过网络投票、专家评议等环节,20个家庭最终当选“情系国防好家庭”优秀代表。环球时报报道 郭媛丹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