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我财经》专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8%,这是5年来首次跌破1%。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艾学蛟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看到1月的CPI数据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是让老百姓感觉到了物价低,但忧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很多经济学家预测今年的物价还将继续往下走,可能会更低,全年物价总水平大概在1.6%左右。不过,这将带来通货紧缩,如果持续下去将对经济造成很大伤害,所以我们也可以借此数据发布的机会来预测一下货币政策会不会做调整。
艾学蛟认为,目前来说,2月份已经降准了,如果3月份再来一次降息,将对大金融板块和一些依赖贷款的企业带来很多好处,我预测还有可能降息。(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晓琴)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一起来关注最新出炉的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8%,这是5年来首次跌破1%,而PPI同比下降4.3%。对此,民生证券分析表示,物价跌落到1以下和春节错位导致的高基数有关,一般春节期间物价都会季节性上涨,而去年春节是1月,因此今年物价同比计算时对应了去年高基数。预计2月CPI同比又会因春节效应明显反弹,因此短期内通胀仍会在1%到2%的区间内运行,讨论通胀“0”时代还为时尚早。
此外,也有分析指出,总体来看,未来CPI还有下行压力,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2月降准不会是货币宽松的终点。不过,货币宽松主要是为了缓释物价下行压力之下的存量债务风险,并非刺激增量经济,因为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更注意调结构,地方政府肆意举债发展经济的旧思路已经被抑制。
【点评】艾学蛟
相关文章:
[我财经]张捷:1月出口数据疲弱 但货币购买力坚挺
[我财经]油价13连跌后迎首涨 张捷:市场正常反应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