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南极基准站启用仪式。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0日讯 (记者 徐红)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获悉,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南极基准站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极地测绘站在新的起点、立于新的高度。
2月4日带队前往我国南极长城站慰问我国南极科考队员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在基准站启用仪式上表示,自1984年至今的31年间,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极地科考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在南北极已经建设了6个考察站,拥有了雪龙船和雪鹰直升机,成功组织了31次南极科学考察和6次北极科学考察,开展了大范围、多学科、系统化的综合科考工作,取得了一批世界公认的、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丰硕成果。南极科考为我国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极地事务、争取和维护国家极地权益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极地科考大舞台上展示了“中国力量”。
在随后与长城站全体科考队员进行的座谈会上,库热西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会更加重视极地测绘工作,将在我国极地各考察站建设北斗基准站,推动我国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极地科考中深入应用。希望测绘队员管理、维护、应用好北斗基准站,为我国极地科考事业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服务。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31年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先后派出173名测绘队员参加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工作,完成了多项国家基础测绘任务,构建了南北极测绘基准体系,建成了极地空间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南极测绘基准和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建立了包括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重力基准、GPS卫星跟踪站等在内的东、西南极和南极内陆大地测量基准系统,共布测D级以上大地控制点100余个;为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维多利亚地建站选址和建设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测绘保障,为科考活动提供了导航定位支撑;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和低空航空摄影技术测制了覆盖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地图,命名了300多条得到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承认并公布的南极地名;建立了中山站至昆仑站内陆考察大通道,测定了南极冰盖最高点高程4093米,获得了可观的极地测绘科研成果。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