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伦敦2月9日电(记者吴心韬)瑞典知名汉学家、斯德哥尔摩大学名誉教授马悦然近日在伦敦政经中国发展论坛上说,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界的认知度较低,主要归结于翻译的滞后和出版商的不重视,而这阻碍了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
作为瑞典文学院院士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在论坛上系统回顾中国古典文学,梳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同时分析当前中国文学翻译工作出现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与成熟要早于西方国家,精彩纷呈如同璀璨星河,但在世界文学界的认知度较低,主要原因是翻译工作的滞后,以及西方出版商对中国文学著作的不重视。这同时阻碍了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
他认为,从他个人经验而言,只要译者真心热爱这项工作,翻译文学著作并非艰巨的工程。翻译更像是一份手工艺,译者需要对原作者和读者负责,忠实于文本,而不强加自身观点。但目前中国的文学翻译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强赋新词、自琢新解,甚至有断章取义和扭曲原意的做法。
马悦然呼吁文学界加强对世界文学的翻译工作,因为无优秀译著便无世界文学,更无经典名著。他说:“我的希望是将来我们能够看到大量的出色文学作品译著,而且这不仅限于现当代文学著作,还包括历史上重要的大师杰作。”
青春派,炫精彩。扫一扫,带走新华炫闻。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