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游过驳上游要“领航员”,“通而不畅”需大力整治——长江航运体验记

2015年02月09日16:1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中游过驳上游要“领航员”,“通而不畅”需大力整治——长江航运体验记

  新华网重庆2月9日电(记者韩振)记者乘坐货船经过近3天的等待,终于通过了三峡大坝,本以为就此可直达目的地了,结果船舶在距离三峡大坝100多公里的枝城停了下来,另一艘载有装卸机货船靠了过来。船长说,因为水深不够,渝扬号需要“过驳”了。

  所谓“过驳”,就是将船上的货物卸一部分到过驳船上减少船舶吃水,以便能顺利通过浅水航道。渝扬号大副杨程翔告诉记者,目前渝扬号载重5000吨,船舶吃水3.9米,需要将700吨货物卸到过驳船上,减少0.4米的吃水,才能顺利通过前方约100公里的航道。

  “由于前方航道水深较浅,一年中除了约半年的洪水期,其他时间一般都需要过驳后,才能顺利通过。”杨程翔说,一吨货物过驳一次收费12元左右。

  记者看到,过驳处的江面十分宽阔,渝扬号的周围,六七辆运砂船、运煤船也正在过驳。伴随着装卸机的轰鸣声,渝扬号上的货物被一点点卸下,船舶的吃水也渐渐抬升上来,为了保持船舶的吃水平衡,船员们分站在船舶四角,严密注视着各个方位的吃水深度。约2个小时后,船舶终于达到了预定的吃水。两艘船舶一前一后,徐徐向下游驶去。

  航行过程中,记者看到前方江面并不窄,但不时有砂石堆从江底冒出,水流湍急。驾驶室显示屏显示,在一些浅水航道,船底距离江底只有不到1米的距离,航向稍偏就有可能搁浅。约5个小时后,货船在观音寺江段停了下来。过驳船再次靠上来,将货物重新卸到货船上。约2个小时后,渝扬号再次鸣笛前行。

  三峡成库后,长江上游600多公里的库区航道得到改善,但仍有部分航道存在着碍航因素,亟待整治。如在重庆江津猫儿沱至李家沱的自然江段,由于航道存在安全隐患等原因,很多船只都配有“领航员”。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的总体思路,投入大量资金对长江航道进行整治,仅十二五期间就投入了50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长江航运发展。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梁雄耀表示,在当前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长江部分江段的航道条件难以满足大运量需求。他说,针对目前长江部分航道“通而不畅”的问题,宜继续加大航道整治力度,重点对中游、上游的部分江段进行优化,从而破除碍航因素,真正使长江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