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武汉新港阳逻港繁忙而有序,上万只集装箱正按照不同的客户和目的地集中堆放,每小时装卸最高达到了32吊集装箱,其中来自河南、湖南、四川、重庆等中西部各省的中转箱占到30%。
在全国内河集装箱放缓的大环境下,2014年1至10月,武汉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再次突破亿吨,累计完成81.86万标箱,同比增长18.81%。增长的背后不仅仅是效率的提高,还在于长江流域黄金水道的开放开发。
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
长江流贯湖北省内26个县市,流程1041公里,长江中游最大支流汉水流经湖北13个县市,流程858公里,大江大河构成了湖北最大的资源禀赋。2011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在长江上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近年来,依托武汉新港建设,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成为各界共识。湖北省十届、十一届政协对武汉新港建设给予高度关注,省政协主席杨松与时任省政协主席宋育英多次带领全国及省政协部分委员视察武汉阳逻新港建设进展情况,并多次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联名提交提案,呼吁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大长江航道建设力度、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
为支持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2014年2月,湖北省政府正式批复《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纲要》。为推动具体实施意见的尽快出台,省政协将民进湖北省委提出的《加快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提案列为省政协主席杨松重点督办提案之一。
为此,省政协专门成立重点提案调研组,由杨松和副主席陈天会带队,先后对武汉、上海、重庆及四川宜宾、泸州等地航运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比较研究报告。
调研组认为,目前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港口建设与路、铁、空的有机耦合不够,其产业集群仍存在空白和短板,核心要素和关联服务功能建设还需进一步拓展,并且与上海、重庆两大航运中心建设进程以及自身具备的区位、腹地等优势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014年9月,湖北省政协围绕《关于加快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建议》的重点提案,在省交通运输厅召开办理协商座谈会。省政协建议,要以全流域、江海直达概念,进一步分析长江三大航运中心各自功能定位和优劣势以及沿线各港口的情况,积极推动长江三峡翻坝公路、江北铁路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湖北省独具优势的港口、岸线、货运、船队、信息等资源整合。要调整和加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领导力量,适应武汉新港上升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以及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的新形势,充分利用好市场要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办好武汉航运交易所。
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以武汉、长沙、合肥、南昌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被认为将是我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发达、产业具有相当基础、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群之一,覆盖了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圈和江西环鄱阳湖经济圈。
2014年11月24日、25日,湖北省政协主席(扩大)会议专题研究省政协5年长期跟踪调研的10个重点课题的阶段性进展情况,关于长江经济带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就是课题之一。
课题组由省政协副主席刘善桥负责,将总课题分解为4个子课题,分年开展专题调研,即:2013年从“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2014年以跨省区域规划为突破口,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2015年以制定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布局一体化;2016年以打造共同发展战略平台为方向,推进长江中游区域市场一体化”。
调研组了解到,目前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初步形成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发展工作机制,但各省由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导致在项目、资金、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的竞争超过合作,形成合力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因此,建立完善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协作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分工协作与市场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立跨区域基础设施投入和管理、区域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十分必要。
提高三峡枢纽通行能力提升航道功能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了7项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增强干线航运能力,包括扩大三峡枢纽通行能力。
2014年是三峡工程连续第5年成功蓄水至175米。作为目前世界上综合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自2003年开始蓄水成库、船闸通航,为整个长江航运发展带来了显著效益。三峡工程蓄水之后,从重庆往下600多公里江段水深从2米多提升到了4米多,以前一趟最多拉一两千吨货,现在能拉三四千吨,以前这600多公里江段一到晚上就没法开船,现在能够24小时通航。
“三峡库区已经成为长江最优的航运水域,但现有三峡航运组织方式尚未充分发挥三峡库区航运优势,巨大航运能力仍被闲置。”在今年的湖北省十一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李亚隆的大会发言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他提出,改进三峡航运组织方式,对提高三峡枢纽货运用通过能力十分紧迫,应积极加快推进“三峡船型”与三峡航运组织方式改善相适应,加快推进三峡“水水联运”和“水陆联运”,加快实施“散改集”运输,以减少货运周转成本、损耗和污染,支持宜昌正在兴建的三峡枢纽港建设。
(来源:人民政协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