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考古发现西周时期“最大公共墓地”

2015年02月06日15:33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陕西考古发现西周时期“最大公共墓地”

  新华网西安2月6日电(记者 冯国)考古学家日前在陕西省泾阳县配合某公路建设时意外发掘了近三百座西周时期“秩然有序”的墓葬,进一步勘探表明整个墓地拥有六七百座西周时期的墓葬,由此拉开了迄今所见其时“最大公共墓地”的帷幕。

  根据西安咸阳北环线公路建设情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去年4月开始对位于泾阳县太平堡镇的路面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这片墓葬区呈线状分布,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50至80米,在376座古墓葬中,有西周中晚期墓葬近300个,并伴有6座车马坑。

  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说,西周墓葬主要分在东西两个相距数十米的小范围之内,东部墓主的身份比西部明显低,车马坑及棺椁墓主要出土于西部。总体上看,墓地之中周人为主,也有明显属于西迁来陕的商遗民后裔,二者区别明显,但都服从于整个墓地的规划,几乎没有打破关系,应当属于西周时期的一处大型公共墓地。

  有人的地方就有等级差别,公共墓地内自难例外。考古人员清理发现,墓地的东区之中存在近百座只有骨架而无任何随葬品的墓葬,其多数存在断手、断脚或断腿的情况,墓主应为战争中受害的士兵;墓地的西区之中,除了大量明显高于东区的墓葬存在陶器、玉器等小件随葬品的墓葬之外,发现埋藏较深的墓葬较大,5座车马坑应是某些墓葬的陪葬坑或祭祀坑,墓主身份明显比东区的高。

  刘呆运说,整个墓地唯一一座出土两件青铜器的墓就位于西区,其中青铜簋盖上的铭文目前可释读出部分文字,主要是“……友作……子子孙孙永宝用”。因没有发现族徽等明确的标志物,对于墓主人的身份目前只有定位于其时的士大夫一级。

  在此之前,考古人员在陕西省的扶风北吕和西安少陵原等地都发掘过400座左右的大型西周时期墓地。鉴于目前发现的泾阳太平堡墓地仍有近一半面积没有发掘,专家推测这处墓地将拥有六七百座墓葬,如此规模完整而规划有序的西周公共墓地,就全国范围来看应当是迄今所见最大的。

  至于整个墓地的墓主身份,专家分析除了属于某个主体部族之外,很可能是生活在此地进行军垦的军队及其家属或家族。目前,在墓地旁边,考古人员已发现大量灰坑和聚落遗址。

  刘呆运说:“重要的是战略位置,此地南距西周都城约60公里,恰好处于渭河之北的泾河南岸,防御北方军事威胁的功能十分重要。如同后代军垦一般,西周时期也存在着驻军亦农亦战的情况,由此形成延续数百年的公共墓地当在情理之中。”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