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程家大院看徽派建筑

2015年02月06日09:3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从程家大院看徽派建筑

  走到千年古镇———安徽阜阳颍东区袁寨,颍河河面突然变得宽阔了许多,气势澎湃的河水逐渐变得腼腆温柔起来,层层波浪变成了细细的涟漪,片片浪花变成了蒸腾的雾霭。河滨的一些斑斑驳驳的断得不成型的青石条,半掩在泥土中,似乎向人们诉说着这里当年曾经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水运码头。岁月沧桑,当年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惟余下奔流不息的河水和这几经修复加固的堤坝。登上颍河大坝,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立即出现在斜阳之下。这就是晚清时代威震朝野的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的私家宅院。

  这座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百年老宅气势恢弘,具有浓郁的徽派建筑气息,占地50余亩,“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透出一股威严、庄重,凛然大气的感觉。

  大门楼前一片1万多平方米正方形的广场,是当年程文炳骑马射箭,习武练功的演兵场。作为戎马一生的长江水师提督,即使解甲归田也仍然不忘习武骑射,当年的斑驳陆离的石板上,依稀留下了马蹄的印迹,我们似乎看到了程文炳挥剑跃马、气势如虹的英雄气概,似乎听到了那骏马的腾空跃蹄、仰天长啸嘶鸣。

  大门楼的正中悬挂的牌匾是由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题写的“程文炳宅院”雕刻其上。两个巨大石狮昂首坐立、双目雄视、威风凛凛。

  程家大院主体是三进院落,每个院落左翼大多为库房、马厩、家丁的宿舍;右翼是程家的私家花园,曲径通幽、馨香扑鼻。

  程宅以木雕砖雕为主题。正房门楼飞檐下面的木雕为出将入相图。文官手持笏板,儒雅而谦恭;武将手握佩剑威风凛凛,有的相向而鞠躬;有的双手抱拳,互致问候。走进大厅,其厅堂的左边刻有古代尊师的故事,有程门立雪、张良拜师和汉明帝求学的图案,其右边是二十四孝中的孝感动天、百里负米和亲尝汤药。尤其是《亲尝汤药》,画面上薄太后病卧在床,汉文帝刘恒恭恭敬敬坐在病榻旁边,左手端着汤药,右手用汤匙舀起一勺放在嘴里,亲自尝尝汤药的冷热和味道,然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整个雕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

  二道院的墙壁是砖雕,左边雕刻有古人发奋读书的故事,如凿壁偷光、程门立雪、悬梁刺股等。表达了主人教育后人诗书继世、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雕刻刀法细腻遒劲、流畅娟秀、柔里含刚。人物形象逼真、面容清秀、儒雅洒脱、超凡脱俗。

  二道院落里尤为重要的是那堵照壁上一米见方的巨大的“福”字。这个“福”字是程文炳宅院落成时,慈禧太后亲自提笔书写的,由此可见程文炳在朝廷的地位。其字遒劲有力、柔中带刚,至今仍然张扬着书者的霸气和柔美的神韵。

  第三道大院的两面墙上完全是石雕图案,每面墙上有三幅石雕。左面是悲国沉江的屈原、苏武牧羊和为国捐躯的杨家将。右面墙上是精忠报国的岳母刺字、铲奸除恶的包青天和丹心正气的文天祥,从这些雕刻中可以看出程文炳对我国历史上精忠报国、为国捐躯、清正廉洁、为民除害的英雄和先贤的崇拜和追慕,对尊师重教和苦读诗书的高度重视,用以教育后代效仿先贤苦读诗,通圣人之道,谋治国之方略的良苦用心。

  漫步在程家大院,犹如走进一座艺术的宫殿,每一处雕刻都体现出美的魅力,每一处都给人艺术的享受。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同时先辈们昭示着我们要继续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中国的文化具有强大穿透力,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

(来源:人民政协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