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建立学院制育人模式

2015年02月04日03:02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北京东城建立学院制育人模式

  本报北京2月3日电记者靳晓燕3日从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综合改革推进部署会获悉,为搭建人才整体贯通、个性多样、可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东城区教委提出“学院制”这一创新、实践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成立东城区青少年学院,统筹规划、组织管理东城区学院制育人模式的整体改革与发展。青少年学院依托教委直属单位、校外教育单位建立文艺学院、科技学院、体质健康学院和国际学院。按照学科门类、资源分布,在学区、学校、资源单位等地设立学院课程中心及实践基地,承担学生学院课程学习任务。学院建设将与实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工程紧密结合,努力形成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参与、课内外与校内外相互融通的育人新格局。

  未来,学生在学院内的学习记录也将纳入学生的学籍管理系统,作为学生综合评价评定指标。学院依据个性发展需要,开设从小学到高中覆盖各学段丰富多彩的个性化选修课程,将学院课程纳入到学区、学校的学生课程体系之中。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通过网上选课进入不同学院学习。具有一定个性特长、获得学分和成果认定、通过审核的学生可进入学院中长期课程班系统学习。并实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社会科研机构一体化培养。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院内的深度联盟、优质资源带、初中一体化管理学校实行学科联合培养;高中阶段在学院内联盟一体化校际间实现特色项目、特色班的课程双培,通过考核的科目成绩纳入学分管理,校际间实行学分互认,实现学院内的学段贯通。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