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产品比国外贵怎么办

2015年02月04日02:26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国内农产品比国外贵怎么办

  专栏

  我国绝大部分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些肉类、棉花甚至高出一倍以上。大略说,谷物每进口1000亿斤,意味着约1.3亿亩耕地退出耕作,或更多的土地被低效率利用。

  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总体上再不用担心有没有饭吃,但吃饭成本的大小,却又是一个重大问题。新近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在开篇强调“三农”工作重要性时,就提出这个问题。文件指出,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

  农产品国内市场价格高刺激走私

  农业现代化带来农产品价格相对降低,会产生国民实际收入提高的明显效应,并对国民择业行为发生积极影响,增强国民创新活力。国民吃饭成本相对下降,还有助于改变我国国民的“消费-储蓄”模式,推动消费创新,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提高农业竞争力,使我国农民在整体上由兼业小农转变为职业大农,会让农民成为中产阶级,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分割问题,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保持主要立足国内供应的重要农产品的市场均衡,有利于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如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谷物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会放大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加剧国内价格水平的不稳定。如果价格深度下跌,不仅影响农民收入,还会造成后续年份的农产品价格过度反弹。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遇到投资扩张因素,会合并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农产品价格波动过度,即使有国家储备调节,也会造成财政负担,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协调稳定发展。

  我国农业竞争力状况很不乐观。作为一个大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进有出属于正常,但目前的形势是我国绝大部分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些肉类、棉花甚至高出一倍以上。大略说,谷物每进口1000亿斤,意味着约1.3亿亩耕地退出耕作,或更多的土地被低效率利用。谷物的价格差还引起大量走私进口。抛开价格比较的因素,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远高于发达国家,达到36%以上,也说明农产品价格的绝对水平之高已经影响到国民生活。近几年出现的农业园艺化趋势,更让我们担忧农产品成本问题。

  从粗放经营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

  面对这种形势怎么办?1号文件提出的意见,反映了中央决策层的鲜明态度: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个陈述代表了决策层未来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

  落实这一总的指导方针,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建我国农业现代化微观制度基础。1号文件重申了近两年中央关于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思路。文件回答了目前农村改革中基层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例如,文件对于目前大范围开展试点的土地确权工作,提出明确的意见,要求在工作中总体上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这方面的其他某些关键性改革仍在试点过程中,具体的改革部署有望在今后几年逐步推出。

  二是调整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大力发展有利于节约降耗的实用农业技术。文件在这方面提出了详尽的意见,均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例如,文件要求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即是一个务实可行的决策意见。

  三是调整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与财政支农体制。目前国家在农村工作方面头绪多,链条长,任务重,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体制,国家农业竞争力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方针,有利于解决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存在种种弊端,但如何落实这一方针,还需要进一步破题。

  在财政支农方面,每年都发1号文件,实际上已经列出了一个国家财政支农的细碎而又量大的项目清单,如果由中央政府自己亲力而为,事实上效率不高。今年的1号文件提出,要改革涉农转移支付制度,下放审批权限,有效整合财政农业农村投入。由此开局,希望今后我国中央加地方约3万亿“三农”领域投入的效率有一个显著提高。

  □党国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

(来源:新京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